题目

检阅中国著名私塾

mainsite_5000_30054_8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30054_8_header_v1

私塾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北宋有四大书院之说,南宋亦有四大书院之说,至清末全国共有书院二千余所。

 

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白鹿洞书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初为唐代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之处。据传李渤在此隐居时,曾养一白鹿自娱,因此人们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又因此地四山回合,由山麓小路进去也有数里之遥,真有点入洞之感,所以称为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由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置田聚徒,成为讲学和藏书之所。

 

白鹿洞书院虽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30054ph035
朱熹在福建武夷讲学处(小兵摄)
30054ph035
30054ph037
白鹿书院(段八一摄)
30054ph037

岳麓书院

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不仅聚集了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师,还培养出诸如王夫之、陶树、魏源、左宗棠、曾国藩等著名的湖湘学者。清光绪二十九年,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来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30054ph036
岳麓书院在元代是政府向北方推行理学和书院的榜样
30054ph036

三味书屋

晚清绍兴府城内的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鲁迅写过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而三味书屋也因为鲁迅的文章而名声大噪。

30054ph034
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私塾。
30054ph034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11月0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