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走向世界,改變中國

這是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留學潮與歸國潮,如今中國的留學生遍及全球,他們在實現個人理想同時,也推動着國家的崛起和建設。幫助世界了解中國,也推動中國走向世界。

liuxuesheng
(來源:shutterstock)
liuxuesheng

 

今天,中國的留學生遍及全球,是世界上出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來自教育部的數據表明,僅2017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超過60萬,達到了歷史峰值。

而與這股改革開放後留學潮並行的,是勢不可擋的歸國潮。留學生在實現個人理想同時,也推動着國家的崛起和建設。40年來,海歸(指的是海外留學歸國就業的人員)們取得的成就也令人矚目。計算機、北斗衞星導航、天眼、量子通信……在各個領域,他們都是國家創新事業的生力軍。

 

從52名公派留美學生開始

留學生既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開放的推動者。1978年6月23日,改革開放剛剛開始,鄧小平在聽取教育部關於清華大學工作彙報時說道:「我贊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這是五年內快見成效、提高我國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同剛恢復的高考一樣激動人心,這番後來被稱為「擴大派遣出國留學人員的重要講話」的表態為留學開啟了大門。教育部於1978年7月11日向中央提出了《關於加大選派留學生的數量的報告》,同年12月26日,改革開放後的首批52名留學生起程赴美,鄧小平囑咐他們:「努力學習、學成回國、報效祖國。」

之後,留學事業很快擴大。到1981年,中國政府已經與英國、埃及、加拿大、荷蘭、意大利、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等國政府達成交換留學生協議。

同年,托福考試(TOEFL)首次進入中國,12月舉辦了第一次考試,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同時開考,共732人參加。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就連考生答題用的鉛筆、橡皮、轉筆刀都是隨着資料一同從美國運來的。

這次考試創下了內地考試的諸多第一:第一次將美國標準化考試引入中國內地、第一次使用機讀答題卡、英語考試第一次考聽力……甚至後來,托福考試模式還為中國內地的高考改革提供了參考。

不過對大多數人而言,留學仍非易事。1984年,國務院出台《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讓留學又多了一個途徑。由於信息不對稱、手續繁瑣、經濟實力等方面因素,能自費出國的人可謂鳳毛麟角。1985年,國家取消了「自費出國留學資格審核」。1984年前自費留學年均僅1000人,1986年達到1萬多人,到1987年翻了10倍,累計突破10萬大關。到了1989年,雅思(IELTS)考試進入中國,留學熱已然在這片土地上迅速升溫。2000年以後,自費留學幾乎佔留學總人數的80%至93%。

 

鼓勵回國,成為棟樑之才

上世紀90年代,內地正處在求才若渴中,各領域都急需大量人才發展建設。鄧小平多次表示希望留學人員回國,「希望所有出國學習的人回來。不管他們過去的政治態度怎麼樣,都可以回來,回來後妥善安排。這個政策不能變。告訴他們,要作出貢獻,還是回國好。」1993年,「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出國留學方針寫進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文件。

為了鼓勵留學人員歸國,從80年代起,教育部先後設立「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和教師獎」、「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春暉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海外留學人才學術休假回國工作項目」等。同時,國家人事部的「百千萬人才工程」、中科院的「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千人計劃」等也都在鼓勵海外學者回國工作。

作為國家「千人計劃」的入選者之一的周曉華在回答為甚麼回國時,他說:「我是國家開放政策的受惠者,我一直想為祖國做點事情。」

無疑,很多留學歸國者成為這個時代的棟樑,經濟、科技、社會、教育、學術,每個領域都離不開他們的巨大貢獻,中國前科技部部長萬鋼就是其中之一。1991年,萬鋼獲得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博士學位,在奧迪公司工作10年。2000年12月,萬鋼回到同濟大學,從普通教授做起,到2004年成為校長。2007年,萬鋼就任科技部部長,直至2018年卸任,轉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許多留學精英更是頂尖的學術帶頭人。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高能物理王貽芳、人工智能甘中學、新葯研製丁列明……他們的回歸為國家各個領域的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數據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的81%、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的51%、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的72%,均有留學經歷。

 

大眾留學與歸國潮

如果說80年代初留學還只是少數人的「精英夢」,今天的留學早已是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留學熱在持續升溫,背後的心態和社會環境正在悄然改變。一方面,留學凸顯出教育理念的中外之分,讓學生和家長在教育模式上有了更多選擇權。另一方面,對財富日益增長的中國家庭而言,無論學習成績如何,把孩子送往海外讀書不再遙不可及。

2017年中國留學人口突破60萬,並且,在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新西蘭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均排名第一。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2_01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2_01

進入新世紀後,當留學變得越來越自由和可以企及,中國的留學生會作出怎樣的選擇,他們熱衷的留學目的地是哪裡、熱門的專業是甚麼?他們又是如何用腳投票、在留在海外和回國發展之間抉擇的呢?

根據USNews的調查顯示,2016年有26萬中國學生把美國作為留學目的地,隨後是澳洲、日本和英國。國際影響力大、學科類別豐富、專業領域發達,是他們選擇留學目的地的幾大考慮因素。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1_2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1_2

 

從學歷層次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度出國留學人員攻讀本科以上學歷佔七成(本科生30.56%、碩博研究生35.51%)。越來越多先富起來的內地家庭,正競相把年紀越來越小的孩子送到國外。2016年,有3萬多的中國家庭將他們未成年的子女送到美國讀高中,希望能更易於在美國升學。

談及專業,以留美的中國留學生為例,根據美國Open Doors(2015/2016)報告顯示,在32.8萬留美的中國學生中,商業管理、工程學、計算機是最熱門的專業。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2_3
(來源:Open Doors 2015/2016報告)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2_3

 

與此同時,隨著內地經濟機遇的不斷增多,移動互聯網創業潮的興起,內地正形成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留學人才歸國潮。2016年有43.3萬名留學生回國,2003年時只有2萬。中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評價說,「當今中國是一個與國際全面接軌的創業時代,是海歸們回國創業與發展才能大展身手的時代,海歸創業,恰逢其時。」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1978年到2017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數穩步提升,高層次人才迴流趨勢明顯。其間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有共計313.20萬名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留學生人數的83.73%。而2000年時,回國的比率只有17%。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4_4
main_site_illustration_liuxue_v4_4

 

「我怕再不回來就晚了,我不想當祖國發展的看客。」2012年,袁軍華受召於「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結束哈佛大學的博士後工作,回到位於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年後,他的夫人,同樣就讀於加州理工學院的張榕京回國。

留學是全球化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建設創新型的國家更離不開人才的後盾。龐大的中國市場和崛起的國家就像一個巨大磁力場,為海歸提供了廣闊舞台,也讓海歸所掌握的高技術得以施展。他們在幫助世界了解中國的同時,也推動中國走向世界。

 

 

參考資料:

《CCG發布<中國國際學校報告藍皮書(2016)>》 人民網 2016/11/28

《美國高中報告:中國學生高中留學趨勢變緩》 搜狐網 2017/09/07

《四十年,留學人的強國路》 搜狐網 2018/7/31

《新中國首批52名公派留美人員出國紀實》 大河網 2011/12/8

《托福進入中國30年》 新浪網 2008/12/17

《90年代:自費留學大軍直線上升 成留學主力》 天津日報 2009/9/23

《2017中國留學發展報告》 全球化智庫

《中國迎來最大「海歸潮」》 人民網 2017/9/11

Open Doors 2015/2016. IIE. www.iie.org

《海歸夢,中國夢——中國最大留學人才「歸國潮」啟示錄》 新華網 2017/11/06

 

 

上載日期:
2019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