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工匠如何克服自然成就大足石刻?

30074ph066
托千斤寶塔的普賢菩薩
30074ph066

大足的匠師以高超的雕刻技巧,結合科學技術的運用,創造出許多精美絕倫、恒古流傳的石刻藝術珍品。寶頂山的華嚴三聖像就是顯著的例證。身高7米的三聖像,彷彿三根擎天巨柱,有力地支撐着巨大的崖檐。右邊的普賢菩薩,雙手懸空托扶着約千斤重的七層寶塔,經數百年風雨而不墜毀,正是巧妙地運用建築力學原理,大刀闊斧刻出披肩接地的長幅袈裟,將塔身重量化解到菩薩腳下。工匠們還刻意將三尊聖像的頭部加大,身軀前傾25度,仰望時更感真切和威嚴,體現了透視學的原理。

 

北山的轉輪經藏窟,雕刻工藝精美,造像典雅端嚴,被讚為「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同時又是成功運用工程力學和採光原理的範例。工匠在這座4米高、近7米深的洞窟中間,極有創意地鑿建了一座鏤空雕的轉輪經藏,八根纏龍石柱有力地支撐了砂岩的窟頂,光線又能透過柱間的空隙投射到深處岩壁的造像上,使整個洞窟顯得朦朧而柔美。

30074ph065
《轉輪經藏》
30074ph065

寶頂山的圓覺洞對光學運用的效果非常奇妙。工匠在狹小的洞口上方,巧妙地開鑿一外大內小的天窗。自然光線透過天窗照進12米深的洞窟內,彷彿一束追光射到跪在洞中間的菩薩身上,渲染着向佛問法的場景,洞壁的佛和十二菩薩像輝映在若明若暗的光線中,彌增佛國神秘莊嚴氣氛。

30074ph067
圓覺洞開天窗採光
30074ph067

巧妙的治水工藝

川渝地區常年多雨,大足石刻雕鑿於砂岩上,地面的流水和岩體滲水,成為石窟造像最大的危害。大足古代的工匠們,巧妙地利用地形,治水與造景結合,別具特色,技高一籌,是一種利用自然的藝術化創造。

 

寶頂山大佛灣的《九龍浴太子》,就是匠心獨運,帶有浪漫情調的一項治水工藝。工匠們在山泉流淌不息的崖壁上,巧妙地雕刻出釋迦降生時九龍浴太子的圖像,將涓涓清泉引至高雕的龍頭口中,汩汩淋沐到太子悉達多的頭頂與身上,再順着身前的「九曲河」潺潺而去。大足工匠利用地形的特點,大膽發揮審美想像力,借用山泉構成佛經神話的景致,不僅解決了岩面排水問題,還收到別致的藝術效果。

30074ph068
寶頂山的九龍浴太子
30074ph068

大佛灣圓覺洞的排水工藝,也顯得非常巧妙。工匠在洞中右壁滲水處,雕造一長龍與滲水處暗溝相連,龍頭下雕一尊左手托缽的老僧,岩體的滲水經龍頭吐至缽中,再由缽下的暗溝將水排出洞外。遊客進到洞中,「只聽滴水聲,不見山水流」,其效絕佳。

30074ph069
圓覺洞的接水老僧
30074ph069

《牧牛圖》的治水工藝,也堪稱一絕。幅面寬闊的牧人與牛的群像,鑿造於高低不平的石壁上,婉轉自然。工匠在岩隙的流水處,雕成蜿蜒的小溪,作為排水溝,旁邊雕着牛作向山溪飲水狀。每當下雨,溪水流淌,牛似在探首暢飲,畫面生動鮮活。流水由危害變成了美妙的景致,令人嘆為觀止。

30074ph064
《牧牛圖》的牛飲水
30074ph064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8月3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