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圓明園和頤和園的不同命運

0208phn001
頤和園
0208phn001

清朝統治者在北京的西北郊至西山,大規模營建皇家園林,即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暢春園和圓明園,總稱「三山五園」。圓明園和頤和園在八國聯軍期間均被燒毁,但頤和園獲慈禧太后青睞,得以「重生」。

 

頤和園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北郊,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金代在這裡興建金山行宮,明代建成好山園,清乾隆帝再加以擴建,稱為清漪園,後來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重建該處園林,改名頤和園,是清代皇室消暑的地方,所以英文譯名稱為Summer Palace(夏宮)。

0208ph023
頤和園內的蘇州街
0208ph023

頤和園佔地面積5,000畝,絕大部分為水域。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北面依山,南面臨水。造園工藝吸收了江南園林的風格,並且巧借西山群峰,兼有自然湖山之美和人工園林之勝,在中外園林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全園計有各式宮殿、園林建築三千餘間,著名的有長廊、佛香閣、石舫、十七孔橋、蘇州街、諧趣園等。

0208ph024
頤和園內的銅牛與十七孔橋
0208ph024

圓明三園

圓明園在康熙年間(1662—1722年)開始修建,集全國人力物力,歷時一百五十年營建而成,它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園林,面積達5,200畝,由相連的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稱為萬春園)組成,合稱「圓明三園」,又被譽為「萬園之園」。

 

圓明三園共有一百多處風景點,其樓台亭閣、廊榭山石都是模仿江南各地的園林名勝,不僅融匯了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藝術精華,更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造園藝術。而且在乾隆年間(1736—1795年),還引進了歐洲式園林建築,在長春園修建了幾處西洋建築,稱為「西洋樓」。園內還收藏了極其豐富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堪稱文化寶庫。雍正以後,一直到咸豐年間(1851—1861年),清朝皇帝每年在園中居住的時間很長,並經常在此處理國家大事,以及舉行朝賀宴會等重大活動。因此,這裡既是皇帝遊幸的宮殿,也是僅次於紫禁城的政治中心。可惜近代以來,圓明園先後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劫掠和焚毀,淪為一片廢墟。

0208ph022
圓明園遺址
0208ph022

1858年,英法聯軍之役爆發。1860年9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帝倉惶逃往熱河,任命恭親王奕欣求和。1860年10月7日,英法聯軍合議瓜分圓明園內珍寶。然而聯軍的士兵和軍官們,未得到統帥的命令,就開始搶劫。他們一面搶劫,一面肆意毀壞不能移動的寶物。為了「平均」分配搶到的珍寶,聯軍統一拍賣贓物,價款歸全軍分配。而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這次搶劫中也得到了一些最精緻的珍品。

 

為了消滅大肆搶劫圓明園的罪證,英法聯軍派兵四處放火,圓明園化為一片火海,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不熄。英法侵略軍燒毀圓明園後,還不甘休。附近的暢春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宣園等皇家園林和海淀鎮,也一併遭劫掠及被焚毀。

 

現時圓明園已經過整修,成為遺址公園開放給民眾參觀。

0208ph021
圓明園遺址
0208ph021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1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