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深宮門禁——宮門的秘密

202143phn016
北京故宮的門釘及門神(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43phn016

皇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全國最重要及最高級別的建築,與一般平民百姓的住宅當然有很大分別。宮殿的每一道門都受禮節規範,所有人等出入都要依從禮節。最早規範宮殿營造形制的要算是《禮記》,當中記載天子有五門,依次為皋、庫、雉、應、路,亦則所謂的「五門三朝」,即宮殿要有五道門及三個朝堂,是王權的象徵,歷代普遍都按這規定來建造宮室。現今可從北京故宮的形制體現這種禮制規定。

202143ph003
清朝乾隆年間的《欽定周官義疏》畫有周代五門三朝圖(網絡圖片)
202143ph003

皇宮的五道門各有功用,皋門是設柱於門中以測日影的宮門;庫門內設圭窬,以觀察天體運作;雉是一種鳥類,後人將牠比為朱雀,是四靈之一,可以引導人的靈魂升天。雉門建有雙闕,意指由此進入天上的宮闕;應門是「居此以應治」,是治理朝政之門;路門是天子路寢之門。

bulb

圭窬

牆上的小門,借指窮人家的門戶。

bulb

路寢

天子、諸侯的正室。《禮記‧玉藻》:「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

故宮的前身是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五門」在故宮的對應是皋:大清門(民國時期改名為中華門,在1976年拆毁)、庫:天安門(明代稱為承天門)、雉:端門、應:午門、路:太和門。至於三朝的對應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據《清稗類鈔》載:「大內之制,悉因明舊,無所損益,但易大明門為大清門,餘正衙便殿皆仍之。惟各朝房舊在午門外者,後皆移於景運、隆宗二門外,蓋國初御門之典在太和門,後改御乾清門,因亦移入,即唐代之常朝也。」

 

天安門

因大清門被拆掉,已無痕跡可尋,因此位於故宮南端的天安門,成為天子的第一道門,皇城的正門。前稱承天門的天安門,寓意是「承天啟運,受命於天」,採用城樓門的形式,共三層總高度為33.7米的重簷歇山式城樓,城台下開有五個城門,充分體現皇帝「九五之尊」的威嚴。城門按《大明會典》記載的規定:「四門、正門,以紅漆金塗銅釘。」門釘的數目也有規定,中國傳統上數字亦分陰陽,而九是極陽之數,所以皇帝的宮殿門釘規定用直九橫九的排法,總數為81枚,以象徵皇帝專用的大門,其他人不能僭越。

202143phn017
天安門城樓。(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43phn017

端門

天安門之後是端門,同樣採用城樓門形式。端門城台下設有五個城門,中間的門(稱御路)最大,高8.82米,寬4.5米。此門的中心點正好設在王城的中軸線上。御路門兩旁為王宮門,寬4.43米,餘下最外側的兩道門為品級門,寬3.83米。御路門當然只有皇帝才可使用,王宮門只有宗室親王才能通過,最外側的品級門只限三品以上的宮員行走。由於同樣是皇帝使用之門,門釘的數目也是橫直各九排,總數81枚。端門的城樓昔日用於存放皇帝儀仗用具。

 

午門

午門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及慶祝節日的地方,位於端門之後,同為城樓門形式,現今是故宮博物院正門,昔日也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有五個門洞,最正中的門洞是皇帝專用的御路。此外,皇帝大婚時皇后進宮也可使用,經過殿試高中狀元、榜眼、探花也可從這御路出宮門,西側的門洞供宗室親王使用,東側的門洞供文武百官出入,最外側的兩個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時才開啟,平常日子關閉。

 

太和門

太和門對應路門,即皇帝的正廳,是故宮外朝三大殿建築的大門,進入太和門正對着太和殿,是明清兩朝皇帝上大朝的殿堂,因此形式非常講究,也是故宮內最大的宮門。它進深四間,面闊九間,重簷歇山式屋頂,台基是一層漢白玉石,台基前左右並列一對銅獅,台基下置有四座銅鼎。

上載日期:
2024年04月1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