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現代詩人如何將白話詩發揚光大?

從十九世紀末黃遵憲等人提倡「詩界革命」,到1917年「新文學運動」興起,胡適等人接連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詩」,中國詩歌在歷史悠久的古典格律傳統以外,迅速地發展出一種自由體的詩歌。到了三十年代,隨着郭沫若、冰心、徐志摩、艾青等人在各方向上都將詩體的自由度擴大,自由體的白話詩幾乎要完全佔據了詩歌的中心位置。

0430ph025
聞一多
0430ph025

聞一多,詩人,原名聞亦多,生於湖北浠水,1946年因激烈批評時政而被國民黨特工刺殺於昆明。1912年他入北京清華學校讀書。1920年他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他在這時期的詩歌具有唯美的傾向,追求華麗的風格。1922年他去了美國留學,1925年回國。此後其詩風明顯改變,力圖使自由體詩具備「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1928年他出版詩集《死水》,形式整齊,意蘊深沉,形成沉鬱奇麗的獨特風格。三十年代他轉向研究古典文學,停止了詩歌創作。

0430ph026
戴望舒
0430ph026

戴望舒,詩人,生於杭州,卒於北京。1923年他入上海大學中文系讀書,其後開始創作詩歌。1929年他出版詩集《我的記憶》,其中一首《雨巷》以濕潤、惆悵和富於內在節奏的風格為人傳頌,作者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1932年他去了巴黎,後去里昂讀書,繼續創作憂鬱、感傷而風格含蓄的詩歌,並編定代表作《望舒草》。1935年他回到上海,翌年與卞之琳等創辦《新詩》月刊。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他輾轉各地,一度還在香港被日軍囚禁。出獄後,其詩風轉向激烈,有詩集《獄中題壁》等。

0430ph027
《望舒詩稿》
0430ph027

艾青,詩人,原名蔣海澄,生於浙江金華,卒於北京。1928年他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繪畫系,翌年去巴黎自學繪畫,深受凡爾哈侖的詩作影響。1932年他回到上海,因加入左翼作家聯盟而入獄3年。他在獄中開始寫詩,以一首懷念幼年時的乳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獲得聲名。此後他創作一系列詩集,常以「土地──太陽」為中心意象,着力凸現瞬間的印象,是四十至五十年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在農村勞動了20年。七十年代末,他重新執筆,因批評「朦朧詩」而引起年輕一代詩人的反感。

bulb

凡爾哈侖

Emile Verhaeren(1855—1919年),比利時著名的象徵主義及有強烈愛國激情的詩人。

0430ph028
艾青
0430ph028

馮至,詩人,原名馮承植,生於河北涿縣,卒於北京。1921年他入北京大學預科讀書,同時開始寫詩,所作多為抒情短詩,旋律從容,意境幽婉。1930年他去了柏林等地留學5年,深受里爾克等人的作品影響。1942年他出版《十四行集》,採用十四行體,富於哲理意味,詩風有所改變。他還寫有一系列取材自歷史人物的小說,當中以1945年問世的《伍子胥》最為著名。1949年以後,他仍有詩作出版,但詩意大減。

bulb

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1879—1926年),出生於今捷克首都布拉格。那時的捷克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他接受德語教育,是當地著名詩人。

0430ph029
馮至
0430ph029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