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聲音導航:

 

202111phn048_01
元代男立俑,西安博物院藏品。(圖片提供:古橙文化/FOTOE)
202111phn048_01

元代是大蒙古帝國統治中國的時代。游牧的蒙古族沒有強烈的意識形態,他們具包容的特性,文化發展自由度高。當蒙古不斷擴張時,接觸並容納了多民族的各種文化,從而構成了元代色彩繽紛的文化國度。

 

多元的宗教觀

元代人民信奉的宗教很多,如薩滿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白蓮教等皆是。薩滿教是蒙古族信奉的原始宗教,這教義深信萬物皆有神靈,因此蒙古各氏族都有自己的守護神,全族人都必尊敬崇奉。隨着成吉思汗征西夏,蒙古族人開始接觸藏傳佛教。到窩闊台汗時,皇子闊端派兵鎮服藏地,並奉薩迦派法主為上師,是蒙古權貴第一位信奉藏傳佛教的人。在元朝藏傳佛教受到的注目要高過於其他宗教。漢傳佛教在元代也曾被視為正宗,成吉思汗委以漢傳佛教的臨濟宗海雲法師為國師;忽必烈委海雲法師的弟子劉秉忠為顧問。道教在元代也頗受推崇,例如長春真人丘處機曾受成吉思汗邀請,到中亞駐地講道。

202111phn049_01
位於北京盧溝橋的元代勛臣劉秉忠墓址碑(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11phn049_01

在元末時有源於佛教淨土宗的白蓮教徒起兵反元,雖然蒙古寬容各宗教,但反抗政府就稱為借宗教作亂的妖賊,於是有平亂禁教的措施,後若經疏通又可開禁,尤其要有權貴的協助始能達成復教。白蓮教在元朝曾經歷過禁教,但又再度復教,也有限制過佛事的活動。

 

基督教在中國古代稱為「景教」,成吉思汗時期已有蒙古人信奉這教,權貴中如拖雷的王妃、蒙哥汗的妻和子女、東北宗王乃顏等也是景教徒。天主教以方濟各會為代表,在首都大都(北京)成立東方總主教區及泉州主教區,在元代中期以後傳布福音要盛於景教。蒙古征西擴張,帶來大量信奉伊斯蘭教西域(色目)人,造成伊斯蘭教在中國遍布,當時漢語文稱由西域來的教徒為「回回」。元朝也設立回回「哈的」(阿拉伯語法官之意)司,主管伊斯蘭行政事務。

202111phn050_01
景教瓷墓誌,內蒙赤峰松山區出土。(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11phn050_01

摩尼教又稱明教,在元朝也是合法信仰,較流行於浙、閩地區。其後這教漸漸和佛、道相混,塑像和寺院名稱並不能由表面判別,但摩尼教確實是個獨立由西方傳來有段歷史的宗教。

 

百花齊放的南北文學

元朝在文學方面是採取放任的態度。雖然《元史》缺〈藝文志〉,但從清代以後的多位學者補輯所知,元朝統一中國,將源於唐及北宋的金代華北之學,以及南宋的南學混融,加上蒙古、西域人的漢學因素,呈現出文學發展百花齊放的局面。例如,元朝著名文人蘇天爵將有關政治、具教化的詩文編成《國朝文類》一書,全書的作者約有一百三十多人,是了解元代文學的上佳著作。前朝遺民的思念故國情懷之作在元代亦比比皆是,如謝翱哀悼文天祥的《登西台慟哭記》。

 

元代時期,北族人習染不少漢文化,當中可從他們的文學作品裏略見一斑,如身為禮部侍郎的蒙古人泰不華,兼長各體詩,有晉唐風度;西夏人余闕有唐詩風;阿拉伯人贍思,通經史、地理、老、莊、法家之學,有著作及文集;女真人孛朮魯翀為博學通儒,詩文質實不浮。

 

經學是儒學主要研習的內容,雖然朱子學說在元代是主流,但經學仍是傳統修讀的要務。北族中以經學成就稱著的也不少,如女真族紇石烈希元、西域人余闕也曾對《易》著說;蒙古人保八有四五種《易》學作品;阿拉伯人贍思,博學通經,對《四書》、《五經》、《老莊》都有論著,而專長於《易》學。

202111phn051_01
元代著名文人郭畀的《客杭日記》殘稿,首都博物館藏品。(圖片提供:楊興斌/FOTOE)
202111phn051_01

璀璨的書畫藝術

元文宗是一位喜好漢學,鍾情詩書畫才藝的君王。他在位期間設立奎章閣,成為宮廷藝文生活的機構,具有宮廷教育,蒐集典籍,編纂典章,保管並整理鑑定文物、珍玩、書畫等功能,這種藝文機構很具特色。另外,忽必烈的曾孫女魯國大長公主祥哥剌吉,在1323年於京城南方天慶寺舉辦了全國藝文大會,雲集藝文之士,成為當時藝壇一時佳話。文人畫在其時亦大行其道,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屢有佳作,其所畫的山水、木石、人馬、花鳥都達上品。由黃公望所畫的《富春山居圖》,更是流傳三百多年仍受人追捧。北族畫家因受漢文化習染,故在文人畫中也佔一席位,如西域人高克恭以山水、墨竹稱美;伯顏不花擅長於山水、畫龍;邊魯工於花鳥。

202111phn052_01
趙孟頫所畫的鵲華秋色圖,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圖片提供:俄國慶/FOTOE)
202111phn052_01

元代的生活風俗

習俗與節慶都是生活文化的表現,中國傳統節日在元時也受到重視。例如,元月初一是春節節慶,蒙、漢兩族都會慶祝這節日。蒙古大汗除夕日要遷帳他處作宴會之所,帳前參與宴會者都穿白裘,三日後才回到大牙帳接受慶賀之禮。到大都(北京)後,就用漢式朝廷賀正的禮儀,之後就展開官員私人間的拜年;民間則喜戴花相慶。立春前舉行迎春牛活動,顯然是漢地習俗的寫照。元代人民過端午節,和現今差不多,插艾草、飲蒲酒、掛艾虎、懸朱符、食糉、賽龍舟等,宮廷還賞賜官員扇子、涼糕、彩繩之類的應節禮物;舉辦擊球活動,包括打馬球、徒步打球(捶丸),加上射柳比賽等。在南方地區較盛行龍舟競賽傳統活動,熱鬧矚目。

作者:
上載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