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異域氣質的隋唐雕塑

0512ph023
天尊坐像,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通高305厘米。
0512ph023

隋唐重新統一,經濟逐漸恢復。經過民族間的交融,中外文化的交流,政治、文化取得長足的發展,雕塑藝術呈現百花爭豔的局面。實用與欣賞結合的工藝雕塑品(如陶瓷、銅鏡、金銀器等)有很大的發展,而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更出現傑出的藝術家和匠師參與製作,創作出新的風格與樣式,成為時代典範。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着遼闊的廣大地區和眾多的民族。由於自然環境和社會等方面的因素,宗教藝術在各地的發展,有其各自不同的途徑。藏族地區雖鄰近尼泊爾和迦濕彌羅(包括今克什米爾及其以西地區),但地處偏遠山區,佛教傳入晚於西北及中原地區。因此,初期的佛教藝術既有周邊的外來因素,也有中原的影響。佛教在當地與苯教接觸過程中,又逐漸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藏區佛教藝術傳統。由於當時寺院是藏區掌握文化的唯一領域,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藏區佛教藝術與經典幾乎凝聚着當地人民智慧與文化的全部結晶。而藏傳佛教雕塑既接受遠古原始岩畫、圖騰崇拜和陶製工藝等傳統影響,又傳承了中原和印度木雕、脫模泥塑、彩妝泥塑以及銅鑄佛像等方面的技藝,在石雕、木雕、彩塑、金銅造像上體現了藏族文化藝術的高度成就。

0512ph026
吐蕃時期八大菩薩之一,高180厘米,為西藏山南地區吉如拉康寺主殿側壁。
0512ph026

流傳下來的吐蕃時期的寺院泥塑和金銅造像,有出自外來工匠之手,也有藏族工匠製作的。據《拔協》等藏文古籍記載,漢地、于闐、尼泊爾、印度等地工匠都曾在藏族地區工作,因而各地造像形制和技術都有所傳授。同時,由於吐蕃歷史上曾統轄其鄰近地區,所以這時期的造像均受外來形式影響,實際上已逐漸具有藏族造像的本土特色。

0512ph025
吐蕃時期毗濕奴及脅侍銅像,高15.6厘米,藏於西藏墨竹工卡縣瑪拉寺。
0512ph025

唐代初年佛教造像多流失海外,餘下則以光宅寺七寶台諸像較具代表性。光宅寺為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創立,寺內有武則天所建寶閣,高百尺,當時人稱七寶台。壁面飾有高浮雕佛像三十餘石。後寺廢,石佛移至寶慶寺。至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之際,把一部分石佛嵌入塔壁,另一部分嵌入佛殿壁間。光緒年間(1874—1908年)其中19石被日本人運往日本,有些流入美國波士頓、弗里爾等美術館。

0512ph024
唐十一面觀音菩薩鎏金銅像,通高27.4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0512ph024

七寶台石雕群多為一米以上高浮雕,其中許多刻有紀年銘,造像眉目細長,形體豐滿,輪廓富曲線變化,衣紋貼體,飾物繁多華麗,雕工精湛,風格樣式足以代表初唐藝術成就。遼寧旅順博物館藏唐木雕佛造像數尊,通身施彩。其中盛唐菩薩立像,寶髻高聳,戴項圈,腕飾釧,結跏趺坐於台座。內着僧祗支(掩腋衣,僧侶汗衫),外着通肩大衣,衣擺覆蓋台座,雙手疊置,作禪定印。面相豐腴,表情安詳。造像穩重大方,表現力強。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