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民國時期哪些美國人對中國有影響?

民國時期大批美國人來華旅行和居住,其中人數較多的包括傳教士、商人、記者和學者。這一時期,留美學生和來華的美國學術與文化人士取代晚清時期的傳教士,成為在華傳播西方文化的主要力量,深刻地塑造了民國時期的中國思想與文化,並成為向美國民眾報道和講述中國故事的仲介。

30019ph027
杜威的著作
30019ph027

約翰‧杜威(1859—1952年)是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之一。他曾於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在中國就哲學、教育、社會、政治、倫理、邏輯、心理等方面的問題作過多次演講,對中國的政治、教育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廣泛影響。在五四運動的前三天杜威應北京大學邀請由日本抵達中國,期間,他到過中國11個省,發表演講二百餘場。實用主義的教育理論是杜威在華講學時最主要的內容。他主張大眾教育,認為現代教育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個公民都應該享有的一項權利。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成為了「五四」以後在中國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教育思潮,引發並推動了平民教育運動,並對1922年中國推行的「壬戌學制」產生了深遠影響。時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在杜威60歲生日慶祝會上,將他尊稱為「西方的孔子」。

bulb

「壬戌學制」

1922年頒佈的壬戌學制,以七項標準作為改革的要點,即:1、適應社會進化之需要;2、發揮平民教育精神;3、謀個性之發展;4、注意國民經濟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於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縮餘地。

30019ph030
賽珍珠故居坐落於安徽省宿州市內的「賽珍珠紀念館」
30019ph030

美國作家賽珍珠的《大地》於1931年3月在紐約出版,1932年作者獲得普立茲獎,1938年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大地》描述了以王龍和阿蘭為代表的普通中國農民由貧變富的奮鬥歷程,展現了中國傳統鄉村風情人情和社會原貌,並向西方人塑造了正面積極的中國人形象。

30019ph028
美國《時代》周刊
30019ph028

白修德(1915—1986年),1939年至1945年任美國《時代》周刊駐華記者,在此期間,撰寫了大量關於中國抗戰的報道,為世界理解和認識真實的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3年,在河南饑荒時期,他與《泰晤士報》駐華記者哈里森‧福爾曼走訪了潼關、洛陽、鄭州等地方,見哀鴻遍野,慘不忍睹,據他估計已餓斃和垂死的災民達五百萬人。他在《時代》周刊報道了災情,立刻引起轟動,正在美國的宋美齡勃然大怒,要求該周刊老闆盧斯將白修德撤職,但盧斯未予理睬。回重慶後白修德經宋慶齡介紹設法見到了蔣介石,報告災情,蔣不予置信,但在許多照片面前也無法否認,國民黨政府因此才作了一些為時已晚的救濟措施。1946年白修德回國後,繼續關注中國問題,撰寫了《中國的驚雷》一書,該書以同情和讚揚中國革命以及揭露國民黨腐朽政治為主要內容,一經出版便引起了美國政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30019ph029
《中國的驚雷》
30019ph029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2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