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中國城鎮化

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1.27%。2016年城鎮化率已達到57.35%,到2020年,這一比率要達到60%左右。與此同時,交通擁堵、生活品質下降等大城市病也逐漸顯露,結合農村人口眾多的特殊國情,未來中小城鎮將發揮作用。

e2ph1
上海陸家嘴夜景(來源:視覺中國)
e2ph1

 

城鎮化(Urbanization) 

城鎮化又稱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鎮聚集、城鎮規模擴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經濟社會變化的過程, 其實質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變遷。目前,我國的提法為「城鎮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們的國情和政策導向,即農村人口多,在有序推動農民市民化的過程中,不一定都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鎮也很重要。  

2012年8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達51.27%。這意味着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指出,中國城鎮化率為52.57%。2016年城鎮化率已達到57.35%,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1.2%。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45%左右。 

te2ph2
te2ph2

 

四個層次

截至2017年末,中國各省域的城鎮化率可以分成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 上海、北京、天津3個直轄市,城鎮化率為80%至90%; 

第二層次: 廣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重慶、遼寧等7個省和直轄市,城鎮化率為60%至70%; 

第三層次: 黑龍江、山東、湖北、吉林、寧夏、海南、山西、陝西、河北、湖南、安徽、青海、內蒙古等13個省區,城鎮化率為50%至60%; 

第四層次: 四川、新疆、廣西、河南、雲南、甘肅、貴州、西藏等8個省區,城鎮化率不足50%。 

te2ph3
te2ph3

 

中國內地城鎮化的四種模式: 

te2ph4
te2ph4

 

合理佈局

要使城市有較強的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其城區人口規模應在200萬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稅費,提供較好的公共服務),最好是300萬以上(才能支撐較發達的公共交通業,比如地鐵和航空等);當城區人口超過1600萬時,會發生較嚴重的城市病;當城市群(200公里範圍內)的人口超過5000萬時,也會有較嚴重的城市群病,尤其是環境問題(城市廢棄物難以就近消納)和住房問題、交通問題等。 

te2ph5
te2ph5

 

世界進程

從1800年至1950年,地球上的總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卻增加了23倍。在美國,1780至1840年的60年間,城市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僅從2.7%上升到8.5%。1870年美國開始工業革命時,城市人口所佔的比例不過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驟然上升到51.4%。所以,城市化過程是隨現代工業的出現、資本主義的產生而開始的,經濟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的城市化程度要遠遠高於經濟比較落後的農業國家。 

1980年,發達地區國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平均為70.9%,其中,美國為77%,日本為78.3%,聯邦德國為84.7%,英國為90.8%,加拿大為75.5%。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平均為30.1%,其中不少國家低於20%。社會主義國家的城市化水準,隨工業化的逐步實現而不斷提高。蘇聯城市人口的比例,十月革命前約為18%,1961年達到50%,1981年上升到65%。其他東歐國家,如保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城市人口的比例都超過50%。 

te2ph8
te2ph8

 

大城市病 

中國內地不少大城市的城市病已經相當嚴重。交通擁擠、資源緊缺、城市居民生活品質下降等問題困擾着城市的進步。因而許多特大城市也開始着手興建「衛星城」,希望能解決相關問題。但在實際運行中,發展「衛星城」很多的時候卻是使城市更加「臃腫」,「城市病」的現象更加突出。近兩年,城鎮化對縣域經濟的推動作用有所減弱,一些地方的城鎮化側重於大規模、高強度的「造城運動」,部分透支了城鎮化的紅利。 

 

有城無業

城鎮化不能有城無業,讓進城人口穩定就業是關鍵。沒有產業支撐的城鎮化不可持續,不能眼睛只盯着房地產,要培育配套產業,只有房子的城鎮留不住人。城鎮化首先是要解決就業,要讓進城人口體面就業、體面生活。不能盲目追求城鎮化速度,不能盲目建設所謂的大都市。 

中國1.7億農業轉移人口的城鎮化,面臨着很多制度性的改革,其中關鍵點是戶籍制度改革。中國城鎮化今後最重要的特徵,就是要看農民工到哪些城鎮去的取態。沒有就業機會,過一段時間人就走了。所以「以人為本」首先需要有產業支撐,有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 

《習近平提「逆城鎮化」深意何在?》 人民日報 2018/3/7 

《城鎮化不能不顧實際 要防止過度城鎮化》 騰訊網 2017/3/15 

《葉檀:GDP墊底的東三省為何城鎮化排名前列》 葉檀財經  2016/6/2 

《中國新型城鎮化難題:城市太擁堵 房價過高人太多》 鳳凰房產網  2017/4/7 

《報告:城鎮化率不會出現「急刹車」 2020年將達63.4%》 陳振華 瞭望東方週刊  2016/12/30 

 

book

 

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區郊區人口向外遷移,遷向離城市更遠的農村和小城鎮,出現了與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動的現象。逆城市化也稱城市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敗,而是城市化擴展的一種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鄉差別近於消失、形成一體化的基礎上,鄉村、小城鎮的交通、水、電、資訊等設施完善,再加上優越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對渾濁空氣、噪聲的大城市居民到鄉村、城鎮暫住、定居,從而導致逆城市化現象。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