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辛亥革命爆發

mainsite_5000_0122_8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0122_8_header_v1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同盟會把革命活動的重心轉移至長江流域;四川保路運動高漲,迫使清政府抽調大部駐紮於武漢的新軍入四川。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在同盟會中部總會的號召下,伺機發動起義。文學社領導人蔣翊武被推舉為湖北革命軍總指揮,共進會領導人孫武為參謀長,同時派人邀請黃興、宋教仁等到湖南主持大局,並與附近各省加強聯繫。起義時間經過多次更改,到後來卻因孫武在漢口製造炸藥失事,令計劃敗露。湖廣總督瑞澂下令搜捕革命黨人。蔣翊武得以避脫,而彭楚藩等三人則遇害。

0122ph020
湖北軍政府辦公大樓,門前所掛的是革命軍使用的十八星旗。
0122ph020
0122ph018
新軍在武昌起義中擔當了重要角色,圖為擁有大批革命黨人的湖北新軍正在操練。
0122ph018

由於形勢所迫,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革命黨人熊秉坤等率先發難,各營奮起響應。11日晨,革命軍攻佔督署,瑞澂逃到江中的軍艦上,統制張標率領衞隊略作抵抗,便隨即敗走至漢口劉家廟。10月11日晚,革命軍佔領了漢口。清政府大為驚恐,下令瑞澂、張彪帶罪立功,又派陸軍大臣蔭昌率領兩鎮軍隊前赴湖南鎮壓,並命令海軍到江面協助。

0122ph021
1911年11月9日,廣東宣告獨立,並派北伐軍支援武昌,圖為到達上海的廣東革命軍。
0122ph021

奉袁世凱命令開赴武漢的北洋第一軍,在馮國璋率領下同革命軍血戰。革命軍苦戰後撤退。11月1日漢口失守,革命軍撤退至漢陽。在匆忙趕至武漢的黃興指揮下,軍隊決定固守漢陽,伺機反攻漢口。11月16日,革命軍突襲漢口,黃興親臨前線指揮,一度大敗馮國璋部隊,後來卻因左翼軍潰退,以致功敗垂成。革命軍在攻守戰中作出了重大貢獻,武昌起義的旗幟對促成全國響應起了巨大作用。至11月下旬,全國已有14省先後響應,宣佈獨立,形成了全國性的辛亥革命。

0122ph017
武昌起義時,清政府在武昌的最高級官員:湖廣總督瑞澂(中)及第八鎮統制張彪(右)。
0122ph017
0122ph019
攻克漢陽後的革命軍
0122ph019

武昌起義勝利後,10月11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辛亥革命運動中第一個建立起的地方新政權。軍政府立即着手制定法律,頒佈內政、外交方針的公告。宋教仁等參與起草的共和國第一部法律文獻──《中華民國鄂州約法》,把共和制度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1912年元旦)前,湖北軍政府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職權。湖北軍政府在武漢三鎮的攻守戰中表現堅決,積極支持革命軍的戰鬥。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