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明清海禁令中國損失甚麼?

30065ph005
明代《抗倭圖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浙江沿海抗擊倭寇。
30065ph005

十四世紀時,明朝政府對海事實施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統稱。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國人對外交往的海禁政策。洪武三年,明政府「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明政府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中國對外貿易遂告斷絕。洪武十四年,嚴禁沿海居民私往海外貿易,連素來交好的東南亞也不能來華貿易,使長期依靠海外通商的沿海商民受到沉重打擊。

30065ph006
明太祖朱元璋像
30065ph006

早期海禁目的是為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主要對象是商禁,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也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貿易。隨着倭寇之患逐漸猖獗,海禁政策愈加嚴格,大大阻礙了中外交流發展。沿海人民民不聊生,紛紛冒禁出洋,民間海外貿易被迫轉入走私和武裝走私,出現亦商亦盜的武裝商幫。1574年11月,原活躍於閩粵沿海的海上武裝商船隊首領林阿鳳為躲避明朝軍隊追剿,率戰船62艘,士兵、水手和婦孺五千多人及穀種和生產工具等到呂宋島北部的邦加斯南(邦汶蘭)定居。

30065ph007
鴉片戰爭前,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關口:廣州十三行。
30065ph007

1661年,忠於明王朝的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回台灣。清朝出於防漢制夷的政治考慮,防止沿海民眾通過海上活動接濟反清抗清勢力,施行閉關鎖國政策。順治十二年六月,清廷下令沿海省份「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後來為了斷絕台灣鄭氏政權後援,清軍強行在江、浙、閩、粵、魯等省沿海劃定瀕海範圍,設立界碑或修建界牆防守,強制在這個範圍內的沿海居民內遷。直到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亂平定,康熙二十二年台灣被清軍攻佔,海禁方開,先後於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間設立閩、粵、江、浙海關,分別管理對外貿易事務。康熙年間的開海,是全方位的開海,較之明代隆慶開關和作用都要大。可惜僅僅過三十多年,全面開海的政策就開始收縮,面對日益嚴重的海寇活動和西方勢力在東亞海域的潛在威脅,康熙五十六年正式實行南洋禁海令,嚴重打擊了正在不斷發展的中國民間對外貿易。

bulb

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1673—1681年)是清朝康熙初年,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朝廷撤藩之議為由,結合海內外反清勢力起兵反叛的戰爭。

bulb

隆慶開關

1567年(隆慶元年),隆慶帝(明穆宗)宣佈解除海禁,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有限度允許民間進行對外貿易。

30065ph008
靈山上的鄭成功像
30065ph008

雍正五年,雍正擔心閩粵地區因海禁而引發海患,同意廢除南洋禁海令,隨即開放粵、閩、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乾隆二十二年,清廷關閉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指定外國商船只能在粵海關一地通商,規定洋商不得直接與官府交往,只能由廣州十三行辦理一切有關外商的交涉事宜,對絲綢、茶葉等傳統商品的出口量嚴加限制,對中國商船出洋貿易禁令多多。這種閉關國策廢棄了明末以來形成的傳統主動海防觀念,抑止了海洋貿易,抑制了國內工商業的發展。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0月1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