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絲綢之路有哪幾條路?

0126phn002
絲綢之路
0126phn002

絲綢之路是溝通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交通路線,這路線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各有重點,概括地說,絲綢之路可以分為綠洲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之路和西南高山之路。

 

綠洲絲綢之路,主要是指從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從南北兩個方向繞過塔克拉瑪干沙漠進入中亞,並從中亞到達南亞、西亞、波斯灣、非洲和歐洲的道路。傳統意義上的絲綢之路就是指這條綠洲之路。它有南道和北道之分,即以樓蘭為樞紐,從樓蘭到今天的且末、和田、喀什,存在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之南的道路就是南道;從樓蘭到今天的庫車、阿克蘇、喀什,存在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之北的道路就是北道。西漢時期的絲綢之路主要以這兩條路線最發達。東漢時期開闢了從敦煌到哈密再到吐魯番,然後南越天山到達焉耆進入北道的新路線,使人們可以避開路途艱難的雅丹地貌,從而使得這條新路線日益發達起來。

bulb

雅丹地貌

雅丹,維吾爾語「戈壁小丘」之意,由於瑞典人斯文赫定使用這個辭彙描述樓蘭地方的地貌,從此成為地理學的一個專有名詞。此等地貌主要發生在湖積平原上,由於風的長期侵蝕,沙質的地表形成了溝壑與壟丘交加的地貌組合。

0126ph006
草原石人
0126ph006
0126ph005
別迭里山口
0126ph005

草原絲綢之路主要指從蒙古高原的草原地帶,西向進入天山北麓,到達伊黎河谷,進入中亞碎葉再到其他地區的路線。這條路線可以從中原進入,也可以從甘肅張掖地區或新疆的吐魯番越過天山而進入。游牧民族對這條路線的開發和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河西走廊中斷的時候,例如唐朝後期,吐蕃佔據河西走廊,中原與西域、中亞的交通路線就主要靠北部的草原之路與綠洲之路銜接。

 

以雲南大理為中心,向西南進入印度的貿易路線,稱為西南絲綢之路。通往東南亞,或通過西藏進入印度的交通路線,有時也被納入西南絲綢之路的範圍。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發現了來自印度的四川竹杖,因而估計從四川到印度應該有路相通,這個觀點促使漢武帝積極開拓西南之路,但終因西南地區民族關係複雜,未能成功。魏晉南北朝時期,商人和僧侶都有利用這條路線前往印度。

bulb

碎葉

唐朝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也是著名詩人李白的出生地。有人認為碎葉在今焉耆附近,有人認為在現在的新疆哈密附近,但更多的人認為是中亞碎葉,在今吉爾吉斯坦的托克馬克。

bulb

河西走廊

位於河隴地區(今日甘肅、寧夏兩省)黃河西部,故稱河西走廊。自古以來便是中原與西域交通的天然走廊,也是西北荒漠中的綠洲。

0126ph007
大理崇聖寺三塔
0126ph007

經過中國南方各個港口如廣州、泉州等乘船西行到達東南亞、印度,甚至更遠地區,這個路線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同陸地的交通一樣,航海的路線也是由近及遠的,隨着技術進步和積累航海經驗,海上航程亦不斷伸延。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與印度地區之間的航海已經很發達,佛教僧人法顯到印度取經就是由陸路去而由海路返回的。唐朝時,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海上貿易發達,而許多僧人也是通過海路往返中國與印度之間。元朝時造船技術和羅盤導航技術已相當進步,可以滿足遠航的需要。意大利人馬可孛羅便是通過傳統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卻以海路返回意大利。明朝時海上絲綢之路更進一步發展,以致有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西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之創舉。

0126ph008
鄭和海船模型
0126ph008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