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青銅器在古時有何用途?

0503ph006
(商代)饕餮紋盉三足調酒器
0503ph006

炊食器在青銅器組合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的炊器有鼎、鬲、甗,盛食器的簋、豆、簠等。鼎有方鼎、圓鼎兩大類,圓鼎之中又有圓腹、鼓腹、分襠的不同,鼎足有錐足、柱足、扁足、鳥形足的分別。方鼎流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有些大型方鼎如司母戊鼎、司母辛鼎,是商王室鑄造的重器。西周時期流行大盂鼎一類的圓鼎樣式;到西周後期,出現半球腹、獸蹄形足的毛公鼎樣式,其審美意趣由莊嚴趨向於典雅。春秋戰國以後,鼎的數量增多,大的深腹鼎用於烹煮牲肉,稱為鑊鼎;另一類大小相次的列鼎,用以盛放不同肉類,是祭祀活動中的正鼎,數量的多少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級。甗是蒸煮的炊具,下部是三款足中空用以盛水的鬲,上部為甑,中間以一片打了孔的箅相隔。在鬲內盛水,下面燒火,水蒸氣透過箅孔,可以把甑內的食物蒸熟,原理就像今日使用的蒸籠一樣。簋又分化出橢圓形剖面的和方形的簠,均為盛黍稷稻粱的食器,其蓋與器身造型相同,可以分置,以其形式的變化豐富了青銅器組合。

0503ph005
饕餮紋甗。甗是蒸煮的炊具原理就像今日使用的蒸籠一樣。
0503ph005

酒器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期,可歸納為三足器與圈足器兩大類。三足器有爵、角、斝、盉等。爵是飲酒器,有流、尾與柱,三足支開,有一種挺拔向上的感覺,造型很美。角與爵相似而無柱,前後都是尖形的尾。斝是溫酒器,形體較大,無流與尾,口沿上有雙柱。盉為調酒器,有一個管狀的流。圈足器有觚、尊、罍、卣、壺、兕觥等。觚是數量很多的飲酒器,有一個喇叭形的口。尊與罍都是大型盛酒器,尊為敞口,罍為斂口,有蓋。壺有方、圓、扁等多種形式。卣似壺而有提梁,為調製名為「秬鬯」的香酒之容器。兕觥形如現代的大口杯,有蓋,為裝飾特別華美的大型盛酒器。與之同類的還有作鳥或獸形的鳥獸尊。水器有盤、匜、盂、鑑等。盤與匜共用,為禮儀活動中沃盥的澆水與盛水之器,用匜來澆水,用盤來接水。有的盤很大,可用於盛冰。匜形如瓢,前有流,後有。盂和鑑都是大型的盛水器。

bulb

音:〔普〕pàn;〔粵〕pan3,音「盼」。義:器物上的把手。

0503ph007
(西周)齊候匜。(上海博物館藏)
0503ph007

青銅樂器主要有鐃、鐘、鎛、錞于、鼓等。鐃有多種名稱,大鐃主要出土於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區,體量很大,植柄(甬)於地,口朝上,敲擊器身發音。鐘是由鐃發展而來的,使用時大小相次將甬部懸掛在鐘架之上,以木槌敲擊發音,稱為編鐘。鐘流行於兩周時期,並形成適用於造型特點的紋飾和裝飾手法,銘文常多件相續,聯綴成篇。鐘的頂部作伏獸形鈕,口部齊平的鐘稱為鎛。錞于流行於南方地區,年代也較晚。銅鼓發現不多,其造型完全仿自木腔皮鼓。

 

bulb

音:〔普〕https://www.chiculture.net/0503/html/images/10pt/t_gd_10.gifhttps://www.chiculture.net/0503/html/images/10pt/u_gd_10.gifhttps://www.chiculture.net/0503/html/images/10pt/o2_10.gif;〔粵〕https://www.chiculture.net/0503/html/images/10pt/t_gd_10.gifhttps://www.chiculture.net/0503/html/images/10pt/c_gd_10.gifhttps://www.chiculture.net/0503/html/images/10pt/4_gd_10.gif,音「駝」。義:動物名,亦稱「揚子鱷」,為中國特產動物,分佈於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帶。皮可製鼓。

0503ph008
(戰國)楚王鎛。銘文31字,作器者為楚惠王,年代為公元前433年。
0503ph008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0月2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