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絲綢之路

0126ph042
0126ph042

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在他的《中國》一書中使用了「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的名字,用以描述從中國到中亞兩河流域(阿姆河與錫爾河)和印度之間的交通。後來,歷史學家沿用了這個名字,並將它的概念擴大到古代中國與世界的交通,也包括陶瓷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概念。

 

絲綢在中國只是眾多物產之一,但在西方它被視為古老東方國度的文化象徵。絲綢傳入西方,曾在羅馬引起轟動。羅馬帝國初期,中國絲綢在運到歐洲後價值和黃金相當,非常昂貴,但仍受到羅馬貴族的歡迎。四世紀時,因為進口絲綢,羅馬流失了大量資金。羅馬政府因此多次通過禁穿絲綢的法令,但仍無法禁絕。當時西方人以絲綢之國(賽里斯 Serica, Seres)來稱呼中國。華麗、富足、和平——絲綢寄託了西方人對古老東方的美好想像。

 

在路線上,絲綢之路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各有重點。利用畜力(如駱駝和馬)可以繞過沙漠,穿越戈壁,通過山口到達目的地,所以絲綢之路最早發展的路線是綠洲之路、草原之路和西南高山之路。宋元以後(十世紀以後),造船業和航海業取得巨大突破,海上絲綢之路也發展起來。

 

商人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活躍群體。在中國的歷史文獻記載中,中亞地區的民族都是經商的行家。漢唐時期(公元二世紀至十世紀初),著名的中亞商人是粟特人,他們組成商隊往返於中國和中亞地區。遠方國度的使者,有時候就是由商人擔任的,在向中國皇帝進貢的同時,也從事貿易活動。

 

使者和軍旅也是絲綢之路上常見的身影。西漢的李廣利征服大宛(公元前10年),確保了絲綢之路的開通。在唐朝高仙芝與阿拉伯帝國的怛邏斯(今中亞哈薩克江布林城附近)之戰(公元751年)中,唐軍失敗,但卻使中國的印刷術等技術得以西傳,成就了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大事。

 

絲綢之路上還行走過中國歷代王朝送往周邊國家和親的公主,比如唐太宗時期,與吐蕃王朝首領松贊干布和親的文成公主;往來傳教和學習的僧侶,如著名的鳩摩羅什和玄奘;詩人,如邊塞詩人岑參和出生在中亞的李白;藝術家和探險家等。

 

絲綢之路使中國和世界文化的交流成為現實,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絲綢、陶瓷、茶葉和藥品等傳到歐洲和亞洲其他國家,推動了其文明進步。而從西方傳來的宗教和藝術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食品、香料、藥材和寶石等物產則豐富了中國人的生活。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2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