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歷朝歷代為何要塑造雕像?

0512ph036
唐參軍戲俑
0512ph036

中國雕塑藝術具有豐富的內涵,是各時代人文精神的昇華,社會生活的記錄,既具有表彰政治功勳的功能,在特定的社會,又是宗教精神的結晶。在歷史的進程中,通過文化交流,促進着國際文化藝術的發展。

 

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同時期的雕塑反映着不同時代人類的意識、美感和願望,而這正是不同時期人文精神的昇華。原始社會雕塑所表現的圖騰或自然形象,就是當時的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而青銅藝術既是奴隸社會統治者權益的象徵,更是奴隸智慧的體現;莊嚴宏偉的秦兵馬俑是全國統一的人民力量的凝聚,也是時代文化的展示;魏晉至隋唐中國佛教藝術的發展,是國際文化交流的產物,更是傳統文化通過交融取得的進一步昇華。

0512ph037
唐昭陵六駿之一:特勤驃,高171厘米,寬205厘米,出土於陝西禮泉昭陵。
0512ph037

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了解雕塑藝術在表彰政治功勳上的顯赫力量,唐昭陵六駿在顯示李世民及其臣屬統一全國的偉大業績上,也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而近現代雕塑藝術的發展,更推進了雕塑藝術的表彰功能。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0512ph038
東魏彩繪觀音像
0512ph038

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不僅在宣揚宗教信仰上發揮了作用,同時也推進了雕塑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一些優秀的宗教雕塑成為曲折地反映現實、陶冶人民情操和增進藝術修養的重要工具。宗教藝術是歷史的產物,具有深刻的時代烙印,因此在欣賞宗教藝術時既要分析其宗教影響,也要重視作品在藝術上所凝聚的匠師們的智慧與創造。而殿塔和石窟寺中的大量佛教造像,則成為中國宗教雕塑藝術的重要遺物。南北朝時期開始建造的敦煌石窟、龍門石窟,隋唐時期的修德寺、光宅寺、法門寺,五代的鎮國寺,以至明清時期的藏傳佛教寺院內的佛教群像,均為中國佛教造像典型,是宗教信仰的結晶。

0512ph039
製於明朝的藏傳佛教米拉日巴尊者像
0512ph039

雕塑反映着不同時代的生活,中國歷史上的雕塑雖以陵墓石刻和宗教造像較多,仍然曲折地反映着各時代的社會生活,如陵墓石刻與死者生前生活密切相關,既是生前現實的寫照,又是後人的懷念和寄託。中國雕塑藝術的發展,不僅推動了中國自身文化的發展,而且促進了東亞文化的交流,朝鮮半島和日本佛教藝術的發展更與中國息息相關。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