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客家教育奇觀

一百多年前,來到客家地區的外國傳教士就驚嘆:客家人的每一個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們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個祠堂也就是學校。全境有六七百個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有六七百間學校,這真是一樁駭人聽聞的事實。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不但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較,就是較之歐美各國也毫不遜色。

30047ph031
福建省連城縣培田古民居,往日的書院如今仍是小學的課堂。(曲利明攝)
30047ph031

客家人世代相傳的習俗,在過去的年代裡,凡是誰中了舉,就可以在自己家族的祠堂面前立上一對石筆。一支又一支的石筆,高達八九丈,竟從平地拔起,直指曠寥的蒼天,彷彿要在藍天上,抒寫立筆人的一片豪情,也展示出客家民系的雄心壯志。

 

客屬地的以學田、學穀扶持、獎賞學子的傳統,也就這樣發展過來。其實,在這之前,韓愈早在《師說》中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其意義已超於道德範疇,其後,更稱:「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更將「師」的意義大大拓展;而「無貴無賤」則延伸到不僅是「師道」所存,更應蔭及學子。這卻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發人深思的一個部分,可以說,這也是社會協調的一種機制。不是神話,又勝似神話。

30047ph032
楊纘緒故居:通議大夫第,三堂四橫屋,九廳十八井。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0047ph032

「學穀」的歷史悠久,年齡不下千載,是客家人自給自救的產物。客家先民歷經五次大遷徙,但「耕讀傳承」的意識始終未變,以「讀」求「仕」依然是他們選擇的上策。偏僻山區與聚族而居的環境,使他們只能走家族式的辦學與管理。本來大凡辦學校、求讀書、請老師,都是以金錢交換,而昔日客家百姓只能以穀物為價;又由於在社會賢達、名流富豪的解囊相助下,客家各宗族一般都置有相當數目的田地、店舖等資產(俗稱「學田」),並將這些資產的租賃收入專項補助所轄學校的辦學,或資助獎勵所屬子弟的求學費用。「學穀」由此逐漸約定俗成地成為客家教育領域的「流通貨幣」了。

 

不少客屬地,都專門由祠堂管理「學田」或「學穀」,任何人不分貴賤,更無富貴,只要肯學,就由公用的「學田」或「學穀」負責他的求學費用。「學穀」大多來源於社會募捐,積聚後作為集體財產來使用,這一機制不僅能解經濟捉襟見肘的學校的燃眉之急,對那些熱愛讀書卻家境貧寒的弱勢群體更如雪中送炭,切實使他們走上人生進步的階梯。「學穀」機制直接地體現着教育的平等,社會的公平。

 

「學田」與「學穀」的傳統,對於客家人來說,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這也是自古以來漢民族為拔擢人才,獎掖後進,為維繫整個民族的生機與活力而形成的一種打破門第,等級、貧富的自我調節、更新的機制,更是客家人在千年流亡,危難之中形成的一種「自救」之舉──一個民系如果沒有高文化素質的滋養,優良的傳統得不到傳承,那麼,無論曾一度多麼強盛,都逃脫不了衰亡、老化的命運,這已經為眾多寂滅了的文明所證明。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