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往往是我們生活中的禁忌話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可以找到許多說法替代「死」。一方面諱言死亡,另一方面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實,中國傳統文化對喪葬尤為看重。那麼,矛盾的情緒發酵出了怎樣的社會影響?人們又是如何處理自身以及親人的身後之事?

死亡往往是我們生活中的禁忌話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可以找到許多說法替代「死」。社會上甚至流行着一種「恐4症」,人們在選擇手機號、車牌號、電梯樓層時都會避開「4」這個數字。

一方面諱言死亡,另一方面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實,中國傳統文化對喪葬尤為看重。那麼,矛盾的情緒發酵出了怎樣的社會影響?人們又是如何處理自身以及親人的身後之事?

 

殯葬改革

新中國建立後,沿襲數千年「入土為安」的土葬習俗和「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久喪觀念,在這個古老的國度悄悄發生改變。

1956年4月27日,出於破除迷信、節約喪葬成本、保護耕地、防止瘟疫等原因,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151位領導人在《倡議實行火葬》上簽名,倡議身後實行火葬,只留骨灰,不保留遺體,並且不建墳墓。這一活動揭開了中國內地殯葬改革的序幕,對移風易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65年7月,內務部(民政部前身)頒發《關於殯葬改革工作的意見》,這是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殯葬改革的開始。火葬、從簡成了建國後殯葬改革的兩個關鍵詞。隨後發生的文化大革命打斷了這一進程。

文革結束後,《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1985年)、《殯儀館等級標準》(1990年)、《殯葬管理條例》(1997年)等行政法規的頒佈和實施,使我國的殯葬管理、殯葬服務和殯葬改革工作向科學化、規範化和優質化方向發展有了依據。殡葬改革也從前期的倡導階段(1949-1985年)初步進入到法制階段(1985年後)。

經過六十幾年的宣傳和推廣, 殯葬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遺體告別代替了發喪送葬,戴黑紗白花代替焚香擺供,鞠躬默哀代替磕頭跪拜,播放哀樂代替吹吹打打、鳴放鞭炮······

yitigaobie
著名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來源:視覺中國)
xianhuajisao
鲜花祭掃(來源:視覺中國)

 

鮮花祭奠、網絡祭奠、追思會、植樹祭奠等新的祭奠方式出現。

公墓也是新式葬俗的又一例證。我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開始建立經營性公墓與公益性公墓。經營性公墓是指為城鎮居民提供骨灰或遺體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屬於第三產業。公益性公墓是以鄉、村為單位建設的地區性公共服務設施,原則上只准埋葬本鄉、本村的死亡居民,不得對外經營。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chuantongshehuiyuxiandaishehuisangliyishibijiao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chuantongshehuiyuxiandaishehuisangliyishibijiao

殯葬機構逐步健全,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特殊服務行業。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殯葬服務機構4132個,殯儀職工達8.1萬人。

 

待解的難題

然而殯葬改革中最受關注的火化率,從1986年有數據起的26.2%升至2005年53%後,再未超過50%,2017年遺體火化率僅為48.9%。

火化率的不理想導致許多地方為追求數據的提高強力推行殯葬改革,從而引發了一系列衝突。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長李伯森指出問題的癥結:「長期以來,我國沒有建立一套衡量殯葬改革成效的綜合性評價體系,導致微觀層面的火化率,就成了衡量殯葬改革成敗的唯一的導向性考核指標。」

除了火化率和政績聯繫在一起外,更深層次的難題浮現:即政府政策如何與普通民眾的樸素情感和信仰達成平衡。

雖然,政策出台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平墳復耕,提高農地使用率,統一規劃和管理耕地。可是幾千年來「入土為安」傳統殯葬習俗自有其強大的生命力,行政部門強力推進殯葬改革採取一刀切的做法極易引發反彈。

許多媒體認為不如把這個難解且民意反彈巨大的事情交給時間,光明網的一篇評論中寫道:「喪葬火化是大勢所趨。對此,即使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們也並非昧於此勢。對於那些離土打工的中青代農民及其後代來說,改變喪葬觀已非難事。」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鄭風田教授也建議,殯葬改革應該循序漸進,例如按照年齡、文化程度、接受程度進行分層,並尊重年事已高,無法接受火葬的老人意願。

 

殯葬消費現狀:「死不起」的憂慮

「死不起」的輿論始終是圍繞中國殯葬行業的一朵烏雲。縱觀全球,「死不起」的並非只有內地居民,據《文匯報》報道,2010年日本全國喪葬費平均一次達到200萬日元(約合10.3萬元人民幣)。2015年美國殯儀總監協會的資料顯示,土葬葬禮的平均費用為7182美元,如果加上墓地相關費用,約為1萬多美元。

那麼,在中國內地送走一位逝者究竟要花多少錢?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beijingshiquhejiaoqubinzangxiaofeizhangdan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beijingshiquhejiaoqubinzangxiaofeizhangdan
book

市區殯儀消費包括遺體接運、告別廳租用、遺體冷藏、租花圈、骨灰盒等。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feiyong-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feiyong-
book

政府指導價:是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權限和範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指導經營者制定的價格。

從北京市的殯葬消費賬單,我們可以看到殯儀消費不算昂貴,原因是殯儀館的基本殯葬服務通過政府定價。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有10個省(市)52個地市134個縣(區)對轄區居民的基本殯葬服務費用進行了減免或補貼。隨着政府投入的增大,中國殯葬服務制度的公共性與福利性逐漸增強。

大額消費主要集中於墓地的花費,這也是「死不起」憂慮的來源。

近年來,全國每年死亡人口達900多萬,隨着人口老齡化加速,死亡率仍在不斷上升。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現墓地緊缺情況。2013年,上海44座經營性公墓的用地總量為7000畝,已使用5000多畝,如果以傳統墓葬每年的土地消耗量計算,數年內80%以上的公墓將面臨無地可葬。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一位給母親辦後事的長沙市民的話很有代表性:親人走了,安葬是她最後的歸宿。選擇一處好的墓地,是做子女的一份孝心。這不是錢的問題,如果沒有將後事安排好,心裡不踏實。在土地資源緊缺和民眾情感需求的雙重助推下,公墓價格不斷提升。

雖然國家一直在清理、整頓公墓,卻無法真正解決骨灰存放和處理問題。因此,少佔或不佔土地的綠色生態葬得到推廣。

shuzang
福建泉州宏福園陵園樹葬區域(來源:視覺中國)

願意採取綠色殯葬的市民可以得到政府補貼,例如北京、大連等城市海葬費用全免。即便如此,綠色殯葬仍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上海殯葬文化研究所所長諸華敏解釋道,「老的墓葬模式影響了人們幾千年,替代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至少,清理「殯葬暴利」,讓人「死得起」是可以寄望的。

 

殯葬職工的生態

殯葬行業的發展,還少不了一群默默無聞為亡者提供服務的殯葬職工的努力。

申知是湘潭殯儀館的一名殯葬工作人員,她的個人經歷也是這個特殊群體大部分人的命運。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她說道,從事殯葬行業最難受的不是工作帶來的恐懼、枯燥、責難,而是世俗觀念對他們的偏見、排斥、不尊重。「別人了解我的工作性質後,經常下意識地後退幾步,然後用一種驚恐的眼神打量我,仿佛我是一個異類。」申知坦言,這種時候每個殯葬人心中都會有一點難言的憤怒。她在生活中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從不輕易去別人家做客,特別是對方家裡有老人生病時。不敢主動跟人握手,不跟人說「再見,一路小心」之類的話語,逢年過節不跟人打電話、發短信。她甚至不敢結交新的朋友,也從不主動介紹自己的職業。「以前沒有人願意從事社會地位低的殯葬業,技藝傳授也是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方法。現在,殯葬行業仍是最需要吃苦、最需要理解的行業。」

真實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2014年,民政部課題組曾前往全國十個省市,開展殯葬職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參評殯葬業職工現階段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差於全國平均水平,部分地區職工心理問題檢出率甚至超過50%。性別、遺體接觸程度、工作年限等因素與心理健康狀況無顯著相關,這種情況進一步說明影響殯葬員工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社會文化對該職業的偏見,而不是工作內容本身。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canpingzhigongzhengtixinlijiankangdengjifenbuqingkuang-
main_site_illustration_binzangye_canpingzhigongzhengtixinlijiankangdengjifenbuqingkuang-

這也反映出中國死亡教育的不足。不過,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善,近年來,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已相繼開設死亡教育相關課程,寫遺書、立遺囑、參觀殯儀館等課外實踐形式也逐漸加入到教學中。2018年11月,山東大學就帶領數十名學生到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參觀包括遺體告別、火化、骨灰寄存在內的整個殯葬流程。

siwangtiyan
七名志願者在浙江金華殯儀館專業人員的引導下體驗了一次「死亡」的滋味(來源:視覺中國)
siwangtiyan

 

正如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王雲嶺所說,死亡教育不能美化也不可醜化死亡,而是客觀地認識死亡,認識到生命的停止就像生命誕生一樣,都是一個自然事件。

隨着觀念改變,或許未來死亡將不再是難以觸碰的禁忌和難以言述的痛苦,圍繞喪葬習俗的諸多矛盾也會迎刃而解。最終,亡者能更好地與世界作別,生者也可得到充分的精神慰藉。

 

 

參考資料:

民政部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殯葬協會

《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0-2017年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殯葬服務制度完善研究》 郭林 人民出版社 2016年

《殯葬改革的那些年:如何與這個世界最後作別》 澎湃新聞  2015/4/5

《送走一個逝者需花多少錢? 多數費用低於5000元》 北京晨報  2017/3/24

《讓「綠色殯葬」觀念深入人心》新華網 2019/4/3

《山東大學開「死亡教育課」,老師帶學生旁觀殯葬流程》人民日報 2018/11/10

《入行19年的殯葬禮儀師:希望大家不再顧忌這個職業》南方日報  2019/4/5

Why Chinese are 'turning in' their graves  BBC 2018/6/25

《生態葬的背後:部分價格僅為傳統立碑的三十分之一》北京青年報  2018/4/8

《日本:墓地價格與經濟走勢逆向而行》文匯報 2015/4/9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