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藝術何去何從

0511ph030
《蜻蜓》,現代齊白石,香港藝術館藏品。
0511ph030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畫家在此時一方面引入了西方藝術,力圖融合中西,同時亦堅持中國繪畫藝術的基本規範與原則,從傳統中求得革新與發展。不同類型的畫家之間相互吸收融合,為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畫壇留下了大量珍品。如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張大千等,他們立足於傳統的根基,變古通今,留下了大量具有總結性的畫論研究,這在畫史上是空前的。同時以徐悲鴻為首的一些畫家,為扭轉晚清畫壇的衰弊而負笈出洋並載譽歸來,興辦美術教育機構並投入創作。但他們沒有盲目追隨西方的新潮,而是以固有的民族文化為基礎,在中國繪畫領域探索中西融合的革新之路。如黃賓虹的《湖山爽氣圖》卷,山水元氣淋漓,墨華飛動、渾厚,意境深邃,展露出其精於用筆、用墨的特點。而他的山水,上追唐宋,馳縱百家、屢經變革,自成一家。

0511ph032
《愚公移山圖》,現代徐悲鴻。
0511ph032

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後,西方美術思潮及美術作品大量引入中國。伴隨着「美術革命」的口號,大批青年美術家出洋留學,以借鑑西方美術改革中國繪畫成為時代潮流。同時,以蔡元培、康有為、魯迅以及畫家徐悲鴻、林風眠、高劍父等人為首,宣導西方古典寫實美術與中國傳統繪畫的融和。例如嶺南畫派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畫法,在山水、花鳥題材的創作中把傳統的沒骨畫法與日本畫法糅合,創造出富於時代感的意象。

0511ph031
《湖山爽氣圖》卷,現代黃賓虹,香港藝術館藏品。
0511ph031

徐悲鴻在創作中結合歐洲寫實畫法與中國傳統的技巧,把寫實的造型及對時代的關注引入中國美術的創作與教育中,從而大大提高了中國繪畫的表現力與豐富性。林風眠則在重視傳統繪畫意境創造的同時,汲取民間美術的新鮮生命力,引入西方繪畫的形式,形成個人的獨特風格。徐悲鴻的《愚公移山》是在抗日時期的作品,他要以愚公的精神鼓勵全國軍民不畏艱苦,堅持抗日,以爭取最後勝利。畫家構思獨取橫卷,使畫中人物頂天立地,展現出波瀾壯闊的場面。

0511ph033
《歸牧圖》,現代李可染。
0511ph033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畫壇上如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幾位傳統派藝術家,不曾借鑑外來的繪畫,而是從傳統自身求變革,在藝術上達到完善與個性化,將中國傳統繪畫進一步推進。他們之中有的以金石入畫,以復古為革新,豐富了文人畫的面貌,一掃清末畫壇的柔媚畫風,萌生了一種拙厚及具力量的新審美要求,如吳昌碩便是。有的以其作品的清新、剛健、明朗與幽默,摒棄了文人畫中的僵化程式,把文人畫的高度精粹、高度修養與民間藝術的質樸開朗結合成新生命,如齊白石便是。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