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二號祭祀坑重見天日

聲音導航:

 

30055ph028
銅獸面
30055ph028


由於在距一號祭祀坑不遠的地方又發現了文物,考古隊將其編號為「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1986GSK2)」。發掘工作從1986年8月20日開始,並連續展開24小時工作制。8月25日,把二號祭祀坑開口的整個平面佈局找到,該坑屬一個長方形的土坑,沒有坑道,方向為北偏東35度,祭祀坑長530厘米、寬220厘米。下午4點開始挖坑裡的填土,坑裡的填土為五花土,也是經過層層夯打,其硬度可想而知。

30055ph030
青銅掛飾
30055ph030


經過連夜的發掘,於8月26日上午,在坑的南邊出現了一件大的銅器,成半圓形,但不知道是甚麼器形,上面還壓有象牙。隨着清理工作的進行,接着又發現了大量的遺物,能辨別的有銅頭像一個、銅尊兩個、大銅鳥頭一個、大銅援一個,還有十幾枚象牙。這些器物形體大,是以前都沒有見過的。但最早發現的半圓形大銅器由於還沒有清理到一定的深度,其面貌仍是一個謎,由於它的體積很大,又有一定的幅度,從當時的形狀來看,很像一把「椅子的靠背」,說是像一把椅子的靠背吧,在商周時期還沒有出現椅子。因此,在發掘現場的人都在猜它是甚麼樣的器形?再向下清理,把泥土逐漸清除後,發現了它的「鷹勾鼻子」。清理工作繼續進行,穿過重重疊疊的其他器形,隱隱約約又發現它有兩隻長長的「眼球」,「像螃蟹的眼睛」一樣向外突出,這到底是一件甚麼樣的「器物」呢?

30055ph026
上層象牙
30055ph026


8月27日,最早發現的大「銅椅靠背」終於露面了,原來是一個巨大的青銅面具,所見的椅子的靠背就是面具的內側,「螃蟹的眼球」就是大面具眼睛中的眼球,兩隻眼球都突出眼眶之外,突出的眼球長達16厘米,面具的耳朵一隻就有28.5厘米。這件面具的造型讓人想起古代文獻《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傳說中的蜀王──「蠶叢」。

30055ph027
中層青銅器
30055ph027
30055ph029
下層器物
30055ph029


二號祭祀坑開口於五層下,距地表深55至65厘米。二號坑為長方形豎穴式,坑壁微斜,坑上大下小,坑口長530厘米、寬220至230厘米,坑口至坑底深140至168厘米。坑底長500厘米、寬200至210厘米。坑底西南高、東北低。坑內填黃色五花土,填土都經夯打。


二號祭祀坑坑內堆積情況,與一號祭祀坑有很大的區別。一號祭祀坑中的堆積主要是用大量的骨渣、木炭、灰燼和毀壞的範土覆蓋在坑內的器物之上,一些被打碎的陶器和青銅器內的範土也夾雜在其間,然後再覆蓋五花土夯打;二號坑內則直接用五花土夯填在器物之上。

30055ph031
縱目面具倒扣在坑裡的情形
30055ph031


二號祭祀坑內器物的堆積比一號祭祀坑要複雜,共分為三層堆積。最上一層使用了六十多枚大象門齒覆蓋在第二層大型青銅器的殘件和較完整的青銅容器之上,大型的青銅器的殘件和較完整的青銅容器側覆蓋在最下層的器物之上。最下層的器物主要有大型青銅器的殘部件,如青銅神樹上的樹枝、鳥、青銅尊、罍等器物上的鳥獸裝飾件、部分殘缺面具、頭像的眼睛及小型的玉石器、海貝等雜件。同時在坑底的西南端發現少量的木炭灰燼並疊壓在象牙之上,應當是所有器物基本入坑後,最後倒入坑中的。在這些灰燼中夾雜有小型的金飾件、薄皮青銅飾件等。由此知道,當時的祭祀活動結束後,人們先把大型器物砸碎後的「零部件」和小型的器物連同一些灰燼扔進坑內,然後再將大型的器物及面具、頭像、青銅容器投入坑中,最後將象牙放入坑內。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9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