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0202ph024
今日黃河大堤將古代埽工護堤改成了水泥和石砌的護堤險工
0202ph024

黃河自古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於世,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徑流量小而變率大。黃河流域地處半濕潤、半乾燥和乾燥地帶,年降水量由東南部的700-800毫米向西北部遞降到100-200毫米,平均為400-600毫米,由此決定其徑流量很小。受季候風影響,黃河中游降水量多集中在6-8月,且往往表現為暴雨形式,因而變率很大。其二,含沙量極高。在徑流量很小的條件下,佔總量1/4的大量泥沙不得不在下游河道淤積下來,河床墊高極為迅速,必須依靠堤防加以約束,最終形成懸河。一旦洪水來臨,防守不力,便不免氾濫、決口以至改道。

0202ph026
歷史上黃河決溢頻繁
0202ph026

據不完全統計,在1949年前約3,000年的歷史中,黃河下游的決溢氾濫近1,600次,其中較大的改道有26次。洪水所及範圍,北達海河,南達淮河,有時還逾淮而南,波及蘇北里下河地區,縱橫25萬平方公里。中國東部海河以南的黃淮海平原,到處都受過黃河水沙的灌注和淤澱。

0202ph025
龍門
0202ph025

六次大改道

歷史上,黃河下游較大的改道有26次,其中最大的改道有6次:

(1)在戰國以前,黃河呈漫流狀態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到戰國中葉,下游河道綿延數百里的長堤全面築成,河道固定。公元前132年(西漢時期),黃河在東郡濮陽縣瓠子(今河南濮陽縣西南)決口,洪水東南瀉入巨野澤,奪泗水經淮水入黃海,歷時23年。

 

(2)公元11年(王莽時期),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以下決口;公元69年(東漢時期),在王景的主持下固定了一條新河道,從長壽津(今河南濮陽南)東北經今利津入渤海。

 

(3)1048年(北宋時期),黃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昌湖集)決口,北流至天津,於渤海灣西岸入海。不久另決一道東流至渤海灣南岸入海,黃河時而北流,時而東流,時而兩股並流。

 

(4)1128年(南宋時期),為了阻止金兵南下,宋人在滑縣李固渡(今滑縣西南)人為決堤,使黃河東流奪泗入淮。

 

(5)1232-1234年,蒙古軍在鳳池口(今商丘縣西北)和開封城北兩次人為決口,致使黃河分汴、渦、潁三道入淮。至此,黃河已將黃淮海平原掃蕩一遍。

 

(6)1855年(清朝咸豐時期),黃河在蘭陽銅瓦廂決口,東北穿過張秋運河,經小鹽河奪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

0202ph027
黃河(寧夏)的防沙治沙工程
0202ph027

改道的影響

(1)洪水和泥沙吞噬大量的農田和城鎮,同時留下大片的沙荒鹼地。黃河的每一次決口都既是水災,又是沙災。廢棄的河床和堤防,變成地面上的一道道沙堤,在風力作用下,往往形成沙岡、沙丘,嚴重加劇了土壤的鹽鹼化程度,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同時對房屋、城市、交通道路產生嚴重後果。

 

(2)黃河的決口改道使得平原上地貌複雜化,出現輕微起伏的崗地和窪地,決口附近又形成許多小沖積扇。

 

(3)黃河不斷侵奪其他河流,直接改變了原有水系的面貌,導致平原上河流淤淺以至水運衰落。

 

(4)影響平原窪地的湖陸變遷。黃淮海平原上湖泊的形成和湮廢,大多與黃河變遷有關。

 

總之,黃河的決溢改道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毀滅了城市,阻塞了交通,使良田變為沙荒,窪地淪為湖沼,沃土化為鹽鹼地,生產遭到破壞,社會經濟凋敝。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0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