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如何領略李白神奇的山水詩?

0408ph007
《遊春圖》卷,隋展子虔。
0408ph007

李白的山水詩表現了祖國山川之美,也常常透露出他的個性。他筆下的江河一瀉千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廬山謠》);「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稠疊千萬峰,相連入雲去」(《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遊因有此贈》)。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李白豪放雄奇的氣魄。他有時把自己放到與大自然平等的地位上,甚至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日出入行》)這就更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了。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大約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白帝山上)遇赦,將還江陵(今湖北江陵)時作。首二句寫離開白帝城沿江而下,行船迅速。「彩雲間」,狀白帝城之高。由「還」字,可以想像原先有一個逆水而上的艱苦過程。他這次行舟是在兩岸猿聲的一路伴隨之下,那猿聲猶在耳際,而船已穿過三峽重重疊疊的山嶺,進入平原地帶了。行船之迅速,心情之愉快,洋溢於字裡行間。

 

讀這首詩時,我們自然會想到《水經注‧江水注》中的那段記載:「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0408ph002
圖中的詩句是李白流放夜郎,途經白帝城,忽獲赦免後,折返江陵時所作。
0408ph002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首二句鳥瞰江城景色,一覽無餘。三四句極寫其秀麗明淨。兩水,指繞城流過的宛溪和句溪,雙橋指宛溪上的鳳凰、濟川二橋。五六句中的「寒」字、「老」字都是形容詞當動詞用,人煙使橘柚顯得寒,秋色使梧桐顯得冷。末二句說無人理解自己在樓上懷念謝公的心情。

bulb

江城

「江城」指水邊的城,「江」並不指長江。唐代口語中,無論大水小水都名之為「江」。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1月3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