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交会到进博会——永不关闭的开放大门

曾几何时,广交会担当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如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工智能科技展览会、海洋博览会等众多展会令人目不暇接。会展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也是国家从被封锁到日益开放的见证者。

2019年10月9日,为期162天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落幕。五个多月来,这场国际园艺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累计接待入园游客934万人次。国际展览局(BIE)秘书长文森特·冈萨雷斯·洛塞泰斯(V. G. Loscertales)高度评价道:北京世园会精彩非凡,成为展示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一扇窗口。

仅仅不到一个月之后(11月5日),另一场重大展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而在此期间,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第六届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郑交会人工智能科技展览会、上海国际五金展览会CIHS、中国海洋博览会等难以一一列数的展会相继举行……今天的中国似乎已成为一个会展大国。会展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也是国家从被封锁到日益开放的见证者。

vcg111215876041
北京世园会航拍(来源:视觉中国)
vcg111215876041

 

“中国第一展”

与西方相比,中国会展业起步较晚。1951年中国首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标志着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开端。两年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促会)接待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是新中国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

5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政策。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初始阶段,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进行的记账式贸易占了约四分之一。国家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进口多种物资和创造外汇的新途径。

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广东省外贸系统凭借与港澳地区和华侨联系密切的优势,先后三次成功举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取得了不错成绩。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1956年冬,外贸部和广东省以贸促会的名义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成为日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预演”。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开幕,从此成为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首届广交会展出面积9,600平方米,分设5个展馆,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迅速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渠道。

fotoe-10187200
1964年广交会图书展厅(来源:fotoe)
fotoe-10187200

 

在改革开放前的特定时期内,广交会一直担当了新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通过广交会实现的外贸额占了全国外贸总量的很大比例。从1965年开始,广交会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1972、1973年占比均超过50%。可以说,中国外贸的总体发展与广交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同时,广交会也开辟了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它向世界表明,新中国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由于其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也被称作“中国第一展”,更被誉为“贸易的桥梁,友谊的纽带”。

自创办起,每年春、秋两季,广交会定期举办,从未间断。恶劣的环境、僵化的体制,甚至文革的风浪都没有令其夭折。这也多得一个人的心血。

1967年,当春交会面临红卫兵的冲击时,周恩来总理立刻亲赴广州,不顾心脏病严重发作力挽狂澜,保证了广交会正常开幕。此后几乎每届广交会,他都亲自部署,令广交会在特殊年代保持了难能可贵的延续性。由于广交会的存在,中国在自力更生的同时保持了对外经贸交流。

改革开放后,外贸备受重视,广交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秋季广交会盛况空前,国外舆论称,“我们完全可能已经处在中国贸易的一个崭新时代的门口”。

广交会随之进行了承办单位企业化、会展功能多样化、参展主体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到会客商迅速增加,交易业务也取得突破性发展。1988年广交会上,“东方红”通信卫星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等一批高科技产品走入展馆,显示出口商品结构发生转变。

fotoe-10664025
80年代初,广交会上的搪瓷生活用品展台(来源:fotoe)
fotoe-10664025

 

90年代国家实施大经贸战略,特别是加入WTO后,愈发促进了广交会的发展。几十年里,广交会会址几经迁移,展馆面积增加了几十倍,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日益提升。从1957年到2018年广交会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42万人次,累计出口成交超过1.3万亿美元。2019年第125届春季广交会,共有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采购商到会,累计出口成交额近300亿美元。

自2007年春季第101届开始,为促进贸易平衡,广交会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标志中国以扩大出口为支柱之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贸易平衡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主线

vcg111255111804
2019年第126届广交会,展出商品超过16万种(来源:视觉中国)
vcg111255111804

 

“欢迎大家来看看”

不仅是广交会,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整个展览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

与西方国家类似,中国展览业也是在工业化时期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自90年代以来,该行业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法规引导,整个行业出现良莠难辨的局面。

2001年,德国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三大会展巨头参与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标志国际会展巨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囿于政策的限制,当时只能通过合作的形式开展业务。

自2004年起,随着国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展会审批逐步取消,外资企业也获得了独立办展权,国外会展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同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将会展业列为“产业”,显示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作用已得到国家的认可。此后,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等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展会业逐步进入市场化、专业化、细分化阶段。

民营展览公司迅速发展,市场地位逐步增强。会展行业初步形成了自主办展、来华展、出国展并驾齐驱,政府(或相关部门)、协会、国有、民营、合资展览公司等多主体办展的格局。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anhuiprc-01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anhuiprc-01

目前,会展行业已涉及各个行业,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

2018年11月,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首届进博会,来自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而2019年的第二届进博会参展国家及企业数量均超过首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更是超过250家,展位火爆,一位难求。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所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非常高兴看到中国提供这么大一个平台,既让中国民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全世界的商品,也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

vcg111257832617
第二届进博会主场馆夜景(来源:视觉中国)
vcg111257832617

 

《2018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经济贸易展览总数达10,889场(1989年境内国际展仅6场,出国参展办展21场),展览总面积达14,456万平方米。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anhuiprc-v2_02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anhuiprc-v2_02

在所有规模展览中,5万平方米以上中大型规模展览合计占比达 51.3%,中国展览行业正逐渐向规模化办展转变。

随着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会展经济产值也大幅增长。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11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3,016亿元,到2017年已超过6,000亿元。

中外经验证明,展览业可为主办地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义博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自诞生以来,义博会规模不断扩大,总成交额从1995年的1.01亿元人民币,增至2018年的184.28亿元,并带动了周边地区一大批相关日用消费品制造基地的发展。义乌能迅速成为中国小商品的集散中心,义博会功不可没。

除带动旅游、交通、酒店、餐饮及通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外,展会还能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拉动就业,提升城市的人文形象,因此各大中心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大型展馆,将会展业视为新的增长点重点扶持。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anhuiprc-v2_03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anhuiprc-v2_03
vcg111253077594
深圳将斥巨资打造全球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图为现深圳宝安区国际会展中心(来源:视觉中国)
vcg111253077594

 

近年来,我国展览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与起步较早的西方展会强国相比,中国会展业还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自有品牌、场馆建设良莠不齐、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201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展览业的改革发展进行部署,强调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从广交会到进博会,会展行业的变化记录了中国外贸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正如让进博会永不落幕的努力,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

 

 

参考资料: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关于中国“广交会”的综合研究》  刘松萍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年

《会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为例》 郭牧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年

《会展概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2018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2018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2019/4/8

《2018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报告网 2018/10/25

《总理的广交会情结》 国晓宁 中国档案 2011年第4期

《中国会展业之透视与反思》 范莹 中国商贸 2010年第4期

《中国展会业略论》 杨稣 贾明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