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徽州兩種著名農產品手藝

30007phn011_01
安徽黃山屯溪老街茶葉製作(圖片提供:楊彬/FOTOE)
30007phn011_01

手工製茶

徽州產茶,屯綠、祁紅等名茶通過徽商的傳播,千百年來早已馳名五洲,享譽四海。在機械化、電氣化製茶之前,徽州的茶農們全憑手工做茶。

 

做茶是件精細活,既要能熬夜吃苦,又十分講究工序技藝。第一道程式為殺青,俗稱炒茶草,一簸箕鮮嫩茶葉倒進燒得通紅的鐵鍋裏,全憑單手或雙手在熱鍋中不停地將茶葉上下抖動攪拌,既要均勻,速度又要快,否則焦葉,手又不能貼上熱鐵鍋。雨天採的茶葉很潮濕,下鍋後十分粘手,如不靈活,手上就會被燙出泡來。因溫度高,濕氣重,掌鍋者一會兒便滿頭大汗,一旁玩耍的小孩便會替大人打扇。

 

殺青後的茶葉要趁熱揉撚,此為揉茶。揉茶放在竹簾或鑿有細密條紋的石板上進行。將茶捏成一團,雙手合抱成球狀,用力來回左右揉撚,隨着腰身與屁股有節律的扭動,茶葉在手中成圓球般旋轉滾動,片狀茶葉旋即變成了條索狀。將揉好的茶葉均勻抖散於竹匾內,冷卻二三分鐘即倒入鍋中炒生坯(又稱頭坯),炒至半乾,再用小火炒乾坯。炒乾後的茶葉條紋緊索,白毫顯露,香氣四溢。

 

採茶旺季,每晚做茶幾乎通宵達旦。有了機械化、電氣化製茶之後,將山區茶農們從原始的手工做茶中退下來。但如今綠色有機茶的初製,茶農們仍採用原生態的手工做茶工藝。飲茶者說,手工製作的乾茶,色澤好看,條索勻稱,味道上乘。

 

手工榨油坊

徽州盛產油菜籽和芝麻、花生、黃豆,各地的手工榨油坊(廠)應運而生、星羅棋布。每年菜籽、芝麻、花生等應市之後,榨油坊便炊煙嫋嫋,隨着那一縷縷淡淡的煙霧,一股股菜油、麻油、花生油的香味,隨風飄逸,迷漫四周,馨香誘人。

 

榨油是一項體力消耗較大的重力氣活。車間內的炒料鍋特大,如同千僧灶一般,一鍋能炒百多斤菜籽。掌鍋師傅揮舞着鐵鍬似的大鍋鏟,彷彿少林寺的和尚在練功習武。將炒得大半熟的菜籽或芝麻倒進碾槽裏,一頭水牛被蒙上雙眼,在徒弟的驅趕之下,拉着兩千斤重、圓圓的大石碾,邁着不知疲倦的步子,周而復始,轉着走不完的圓圈。花生則用礱(一種用木料做齒,像磨的工具)來粉碎。然後將上述原料回鍋加熱,迅速用稻草將其固定在一個個圓鐵箍裏,碼入長長的木榨槽內,再將裝有鐵帽的榨杆插入箍餅中間,榨油師傅手握一根一丈有餘、頭部裝有鐵砣、上方吊着一支麻繩的木榨錘(也有石製的方錘),隨着一聲聲高亢激昂的「嗨──依呀──嘿!」的吆喝聲,榨錘輪流向兩枝榨杆砸去,一袋煙功夫,一股油滑噴香的菜油,開始通過油梘,流入桶內。

30007phn012_01
徽州古法榨油工藝(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30007phn012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8月1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