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v2_5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v2_5

康有為等的維新主張,得到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支持,並將其《應詔統籌全局摺》等轉呈光緒帝御覽。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旋召見康有為議事。自此在一百零三天內,新政措施陸續頒行,史稱「百日維新」,又因歲次戊戌,故又稱「戊戌維新」。

康梁變法內容大致如下:政治上,師法日本行君主立憲,撤併閒散重疊之衙門及裁減冗官,允許官民上書言事,廣開言論,解除報禁;軍事上,裁撤綠營軍兵,遣散冗兵,用新法訓練陸軍;經濟上,設路礦總局、農工商總局及各省商務局,提倡興辦實業,創立商會、農會;文化教育方面,廢除八股、改試策論,取消各地書院,改設新式學堂(如創辦京師大學堂及地方中小學堂),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書刊,准許自由創立報館與學會。  

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均係清中葉以後朝廷內部發起的學習西方之重大事件,能否從推行動機及改革重點,比較兩者的異同?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1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1

甲午戰敗,列強瓜分中國之禍燃眉,光緒帝急欲挽救危局,乃下速變、全變之改革決心。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2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2

翁同龢及其行書四屏。翁同龢,清代後期學者、書畫名家,為同治、光緒兩朝帝師,甚得光緒帝信任。他曾支持康有為的維新變法主張,並將其《應詔統籌全局摺》等前後「上清帝七書」陸續轉呈光緒帝御覽,增強光緒帝的變革決心。戊戌變法開始後不久,即遭慈禧太后為首的后黨所罷黜。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3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3

戊戌變法師法日本明治維新。圖為1898年初康有為向光緒帝所呈的《日本變政考》,記日本1868年至1890年間的改革過程,於日本憲政革新着墨尤多。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4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4

1898年初康有為向光緒帝呈《應詔統籌全局摺》,提出具體變法措施,並強調「能變則存,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v2_5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v2_5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左),開首即強調變法自強:「上諭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當時的《京報》亦有刊出詔書(右)。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6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6

頤和園仁壽殿今貌。康有為官職不高,受體制所限,光緒帝於1898年6月16日才能在仁壽殿親自接見他,商談維新事宜。這是二人首次會面,亦是唯一一次。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7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7

《明定國是詔》頒佈後,涉及行政、經濟諸多方面的新政措施陸續推行。當中教育是戊戌變法的重要內容,要將所有傳統書院、祠廟、義學、社學等一律改為兼習中西的學堂。同時設立京師大學堂(見圖),孫家鼐為學堂首任管理學務大臣。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8
mainsite_psd_wuxu02_2019-8

今日北京國子監街三號是乾隆進士徐廷芳的老宅,現為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戊戌變法時,維新派曾在此商談變法事宜,故政變發生後曾被查抄。維新派要員之一譚嗣同曾在這裏親書「氣象維新」匾額。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9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09

1898年7月,譚嗣同在其家書上提到:「朝廷毅然變法,國事大有可為。」字裏行間,顯示出對維新的前景十分樂觀。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10
mainsite_psd_wuxu02_jul11-10

戊戌變法目的在強國救國,但為頑固守舊勢力所不容。1898年8月,譚嗣同的同學兼好友、積極支持維新的唐才常,寫信給他們的老師歐陽中鵠,信中提到「康梁為海內所攻,其可危之狀,誠如鈞諭所云」,可見實情絕不樂觀。不久,頑固勢力反擊,維新派大禍臨頭。

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均係清中葉以後朝廷內部發起的學習西方之重大事件,能否從推行動機及改革重點,比較兩者的異同?

洋務運動從1860至1894年推行了三十四年有餘,而戊戌維新僅實施了一百零三天。後者抱負未能充分施展,只能從維新派主張及後來清末新政所襲其餘緒略加分析:第一,推行動機。兩次運動均有圖強富國、維護清廷統治的一面。唯洋務運動重在對付民變和抵抗外來侵略,全力鞏固清之統治,不思政治改革;而戊戌變法則試圖仿效日本明治維新,施行全面之政治改革,但仍保留清室之統治。第二,改革重點。兩次運動均留意學習西方,發展經濟實業和科學技術,但洋務運動只局限於學習歐美之科技,興辦各種實業,尤其是軍事工業,於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則毫無所涉;維新運動則重視政治體制改革,包括政治上行君主立憲,並以此來帶動經濟、軍事及文化教育等方面之改革。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圖2、7、8)、視覺中國(圖6)、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