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戊戌維新概覽

wuxu_header_1200x400_v2
wuxu_header_1200x400_v2

戊戌維新指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農曆戊戌)康有為、梁啟超等倡導推行的變法,因歷時一百零三天而終告失敗,故又稱「戊戌變法」、「康梁維新」或「百日維新」。

甲午之戰,中國洋務運動不敵日本明治維新,震動全國,也導致列強瓜分中國之勢日甚,他們強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中國出現亡國之危。一些仁人志士乃相率奮起,奔走呼號,尋求救國之新徑。維新運動領導人康有為及其弟子梁啟超一面著書立說,一面創學會、辦報紙,宣傳維新思想。

光緒帝由其師翁同龢得悉康有為的變法要求,遂令其條陳政見。閱覽康有為的《應詔統籌全局摺》後,光緒帝大受打動,遂於1898年6月11日頒《明定國是詔》,宣佈實行變法。新政之措施包括政治上廣開言論、軍事上用新法練兵、經濟上提倡興辦實業、文化上廢除八股並創辦京師大學堂等。

變法雖然展開,但當時光緒帝沒有實權,權力牢牢掌控在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后黨手中。慈禧等反對新政,於9月21日發動政變,囚光緒帝於中南海之瀛台,維新派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捕後遭殺害,康有為、梁啟超則逃亡國外。

百日維新的失敗說明清廷已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不過維新運動也啟迪了新思想,既有助於晚清新政,也促進了方興未艾的國民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其正面意義。

wuxu_timeline_750x715_v5-01
wuxu_timeline_750x715_v5-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