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太平天國概覽

taiping_header_1200x400_v1
taiping_header_1200x400_v1

太平天國是近代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由洪秀全領導,號召起事的旗幟和綱領則源自西方的基督新教。1843年起,洪秀全、馮雲山等在廣東、廣西傳教,並創立了以反清為宗旨的拜上帝會。1851年1月,拜上帝會在廣西金田村聚眾起事,不久定國號為太平天國。洪秀全為天王,所部稱太平軍。1853年3月,太平軍攻下南京,定為都城,改稱天京。至此,太平天國已席捲了南中國,與清廷形成南北對峙之勢。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曾頒佈《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均分田地,提倡男女平等,又提出《資政新篇》,主張仿效西洋發展經濟。不過,當時戰火紛飛,大部分規定和主張都難以實行。同時,洪秀全等開始滿足於在江南割據分治,沒有乘勢直搗北京,所遣小量北伐軍被清軍所滅,西征也成果有限,其領導集團又發生爭權奪利的內鬨,互相殘殺,於是從主動進攻轉入被動防禦。


自太平軍起,清廷就極力鎮壓,先後建立江南、江北大營圍攻天京。因原有八旗、綠營兵早已不堪一擊,只好准許漢族地方官紳自辦團練,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後來又利用歐美列強的洋槍隊,於是鎮壓的實力漸強,聯合圍攻天京。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歷時十四載、牽動十餘省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此滅亡。不過,太平軍餘眾、捻軍及苗、回等各族民眾,仍堅持反清鬥爭,直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才告一段落。

taiping_timeline_v3-01
taiping_timeline_v3-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