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港珠澳大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樑工程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橋樑工程。它全長55公里,通車後,香港、珠海、澳門間的車程將縮短至半小時,形成港珠澳一小時生活圈。在世界級的挑戰背後,是一系列創新和科技的支撐,大橋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

s3ph1
港珠澳大橋日出風光(來源:視覺中國)
s3ph1

 

港珠澳大橋,原稱伶仃洋大橋(英語: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語: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長約6.75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橋樑工程。

 

一小時生活圈

大橋通車後,珠海、澳門同香港間的車程將由3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將珠三角地區連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時經濟生活圈。

港珠澳大橋2
港珠澳大橋2

 

科技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人工島: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

橋—島—隧集群的主體工程,是大橋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承建方在世界範圍內首次提出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用120個巨型鋼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後在中間填土形成人工島。每個圓鋼筒的直徑22.5米,幾乎和籃球場一樣大,高度55米,相當於18層樓的高度,而重量達到550噸,相當於一架A380「空中客車」。

港珠澳大橋3
港珠澳大橋3

 

沉管隧道:最長、埋深最深  滴水不漏

大橋主體採用「橋—島—隧」方案建設,島隧工程為核心控制性工程,包括兩個面積為十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一條長達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為國內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橋體:使用壽命最長 抗災害能力強

這條被外國工程師感歎其工程難度「直逼技術極限」的海上「巨龍」 ,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它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超出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20年,而這些數字,也成就了在當今世界大橋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2018年9月16日,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港珠澳大橋在16級風中安然無恙,經受住了「山竹」的嚴峻考驗。

港珠澳大橋4
港珠澳大橋4

 

橋面若出事故  5到7分鐘可救援

在人工島上設立海上救援平台。如果海底隧道內發生事故,救援力量在3分鐘內就能到達;橋面上發生事故,5到7分鐘內也能趕到。
 

港珠澳大橋5
港珠澳大橋5

 

海底呼吸順暢 手機通話正常

沉管隧道兩個行車洞,空氣流通方向按照車流方向由洞頂上的多組大型懸掛式射流風機呈送,風機既可以吸入洞外的空氣,也可以排出洞內的汽車尾氣。同時,已經在中間服務管廊的管線通道開始了通信管線的安裝,即使司機忘記攜帶手提電話,緊急遇險需要求助,隨時可以下車使用隧道內壁設置的一鍵緊急求助設備。

 

中國速度

從2013年5月2日首節E1沉管開始浮運安裝,到2017年5月2日最終接頭安裝,34次「深海之吻」,創造了「一年十管」中國速度、「半個月內連續安裝兩節沉管」、「最終接頭毫米級偏差」等一項項震撼人心的世界紀錄。

 

42萬噸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橋樑,大橋僅主樑鋼板用量就達到了42萬噸,相當於10座國家體育場(鳥巢),或者60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te3ph6
te3ph6

 

6.7公里 

作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約6.7公里,33節沉管對接而成,每一節重達8萬噸,甚至比航空母艦還要大。 

te3ph7
te3ph7

 

120 年 

預計使用壽命120 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多出了20年。別小看這多出的20年,因為處在高溫、高濕和高鹽環境中,與普通橋樑相比,處理防水、防銹、防腐等工序更多更細。 

 

暗挖法 

連接拱北口岸的坐標的陸地部分和右邊的海域部分都是採用明挖法,而拱北口岸作為連接區域,則採用暗挖法,因為拱北口岸每天有30萬至50萬人次進出。如果明挖,施工週期長達4年之久,這將會對口岸通行造成巨大的阻礙。 

main_site_illustration_gangzhuaodaqiao_v9_7
main_site_illustration_gangzhuaodaqiao_v9_7

 

 

參考資料: 

《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密碼」》 馮華 人民日報 2018/01/26 

《港珠澳大橋歷時8年跨越伶仃洋 創多個世界之最》 央視新聞 2017/7/7 

《港珠澳橋16級風中穩如泰山》  雅虎香港新聞 2018/9/17

上載日期:
2018年12月0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