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蒙古——成吉思汗的帝國

1702ph035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蒙古包
1702ph035

蒙古淵源於先秦時期的東胡。唐朝時為室韋諸部的一支,稱「蒙兀室韋」。公元十二世紀,蒙古發展成為蒙古高原上的五大部落之一。至鐵木真繼承汗位,通過長期的兼併爭戰,最終統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鐵木真被蒙古各部推為大汗,建立蒙古汗國,尊號「成吉思汗」。蒙古建國後,繼續對外擴張,先後滅亡西夏、金、宋,遠征中亞、西亞,發展成為橫跨歐亞的蒙元帝國。他亦為元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元朝建立後,成吉思汗被追尊為元太祖。帝國崩潰後,欽察、察合台、窩闊台、伊兒四大汗國與元朝各自獨立。1368年,元朝為明所滅,中原蒙古貴族退回蒙古高原,繼續活動,史稱「北元」。

1702ph037
成吉思汗陵宮
1702ph037
1702ph036
元代武士復原圖
1702ph036

公元十五世紀,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形成東、西兩大勢力。東部由元朝統治的部落組成,游牧於漠北漠南,明朝稱為「韃靼」;西部則是游牧於蒙古草原西北的瓦剌部,東西兩部後來分別演變成為今天的蒙古族。

 

蒙古社會經濟以游牧為主,實行「古列延」制(一種集體游牧的方式,宿營時,將車子圍成一圈,氈帳置於圈內)。畜牧乳酪產品頗為著名,手工製品以箭鞍帳具、製車和皮革為主。蒙古初無文字,曾先後以畏吾爾文、藏文為基礎,創製蒙古文字(八思巴文)。蒙古民族還有記錄歷史的優良傳統,編撰了許多重要的歷史著作。蒙古民族曾經產生過一批頗有造詣的詩人和散曲、雜劇作家。公元十五世紀定型的《江格爾傳》,是中國傑出的「四大英雄史詩」之一。此外,蒙古民族在天文曆法、醫學、科技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

1702ph038
成吉思汗靈柩
1702ph038

蒙古在音樂和舞蹈方面吸收了其他北方民族的特色,民族色彩非常鮮明。由於受到藏傳佛教的影響,蒙古繪畫、雕塑與建築方面,均帶有明顯的吐蕃文化特色,主要集中體現在佛寺、佛塔的建築與繪畫、雕塑上。蒙古族畫家張彥輔在中國繪畫史上也享有盛譽。此外,元代的緙絲工藝融合了西域的織金技術,使緙絲工藝進一步發展,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緙絲八拱壽圖軸》便是元代繪畫性緙絲的代表作。

bulb

緙絲

 緙絲是一項織法特殊的絲織工藝,它以簡單的平紋木機,採通經斷緯的方法織造。由於不同顏色緯線所織成的圖形彼此不相關聯,因此會在圖案形狀周圍留下鋸齒狀的空隙,所以緙絲又稱為「刻絲」。

蒙古為游牧民族,食肉飲乳,尤其喜飲「忽迷思」(即馬奶酒),居住「穹廬」(即蒙古包)。男子標準服裝為笠帽袍服,辮髮兩條垂向兩耳。女子服飾於袍服外繫「腰線」(即綵帶),已婚婦女戴「罟罟冠」(高二三尺,用紙筒、竹筒或樺樹皮筒製成,飾以綢紗花珠,頂插翎毛)。蒙古民族實行多妻制與收繼婚(父親死後以母為妻,兄長死後以嫂為妻),早期盛行搶婚。原行土葬,不留墳塚。後期因受黃教(藏傳佛教的一支)影響,也行火葬和野葬。蒙古民族信奉薩滿教,尤重祭天。建國以後,推崇藏傳佛教,兼奉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伊斯蘭教、漢傳佛教、道教等多種宗教。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