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元朝製造民族大融和

1701ph027
元世祖忽必烈像
1701ph027

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公元十三世紀初,蒙古族在北方草原崛起。鐵木真於1206年,被蒙古各部落首領一致擁戴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標誌着蒙古國的誕生。蒙古國的誕生,不僅有利於草原人民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共同生活,同時匯聚了蒙古高原的所有遺裔,形成一個強大、統一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成為東起哈剌溫山(今黑龍江大興安嶺),西迄阿勒台山(今新疆阿爾泰山,與俄羅斯、外蒙古接壤),北抵菊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南達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這一廣闊地域的最高統治者。

1701ph029
吐蕃「帝師」八恩巴會見元朝使者
1701ph029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人以銳不可當之勢,從1219到1260年,蒙古不斷向西征伐,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察合台、欽察、伊兒四大汗國。蒙古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七十餘年征戰,先降服蒙古草原北面和西面諸部落,據有乃蠻等地。然後於1205─1209年三次攻略西夏,迫使其納女、割地求和。之後又降服畏兀兒和西域各族。1211─1215年攻略金朝,掃蕩了遼西、河北、山東、山西各地,迫使金朝獻公主、割地,議和罷兵。最後,蒙古軍隊於1218年佔領西遼故地。1221年擊滅花剌子模。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1239─1246年招服吐蕃。1254年攻滅大理。1279年滅南宋,統一中國,建立元朝(1271—1368年)。元朝國號,取自《易‧乾傳》語:「大哉乾元」,顯示其以中華文化為立國之本。

 

1271年,蒙古第五任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並在1279年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定大都(今北京)為首都,至此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三百多年的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大元帝國的疆域比過去任何一個朝代都更遼闊,國土北至今貝加爾湖之北,東北至今烏蘇里江以東,南至南海,西南包括今雲南,盡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制。元朝的強盛和空前的統一,奠定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

1701ph028
古畏兀爾的本活字
1701ph028

元朝的建立,使蒙古民族成了中國第一個入主中原、統一中華的少數民族。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元朝實行了一系列的統治措施。本身為少數民族的蒙古族,在統一中國後,雖然實行優待少數民族的政策,把各民族分為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漢人(北方的漢人和契丹人、女真人)、南人(江南的漢人和南方各族人)四個等級,但同時亦鼓勵各民族雜居共處,從而促進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在元代民族融合的進程中,一個引人注目的事實是回族的形成,回族作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在元朝時出現在歷史的舞台。在地方行政建制方面,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又在全國的交通線上設置「站赤」(驛站)和「急遞鋪」,這些措施一方面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管轄和聯繫,同時亦加強和促進了各地民族間的接觸和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大元帝國的統一和強大。

1701ph030
四川康定金剛寺原是當地「明正土司」的家廟
1701ph030

作為少數民族統治者,元朝政府相當注重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與開發,特別設置了宣政院、宣慰司等管治機構,以管理西藏、新疆、台灣等邊陲的少數民族,促進了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直接統治。整體而言,在元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各民族交錯雜居,共同發展。游牧的蒙古族深入南方農區,其後裔變成了農耕民,如雲南的蒙古族。中華民族在更深層次上的融和,各族之間更加密不可分。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