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人如何記錄時間?

0801ph029
古人刻木紀事
0801ph029

在遠古時代,人們根本沒有日曆用來記日。他們該怎麼辦呢?古人想出了一個「結繩記日」的辦法。當一個人要出遠門時,就在自己腰間繫一根繩子,過一天在繩子上打一個結。到達目的地後,數數繩子上的結,就知道他走了多少天。如果兩個人約好在十天後再見面,他們就會在一個小木片或者小竹片上刻上十道刻痕,然後從中間劈開,各拿一半,每過一天,兩個人都削去一道刻痕。當竹片上的十道刻痕削完了,他們再見面的日子也就到了,這就是「刻木相會」。

0801ph030
圖中羲和兄弟在堯帝的朝廷上,受命參照日、月、星表制訂曆法。
0801ph030

寒來暑往的周期是一年,一年的長度在先秦時期是365.25日;月盈月虧的周期是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在先秦時期大約是29.53日。年、月、日構成了曆法的三個基本要素。曆法的主要任務就是合理地安排年、月、日三種周期,以使它們成為整數,這樣不但便於記憶,也便於使用。中國的陰陽合曆不僅考慮月亮的圓缺變化,而且還考慮到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據考證,中國大約從殷商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陰陽曆了。陰陽曆的平年有6個30天的月份,6個29天的月份,加起來是354日,與一年的長度365日差11天。如果總是這樣安排的話,那麼,每三年就會差出一個多月。於是古人就想出了每三年加一個月的辦法,這個多加的月就叫做閏月。但是,後來人們發現三年加一個月太少,不能補上三年差出的33天;五年加兩個閏月太多,又超出了五年差出的55天,如果在19年中加上7個閏月就能得到滿意的結果。19個回歸年6939.75日。19年有228月加7個閏月是235個月,235個月合計是6939 .55日,與19個回歸年的日數6939.75只差0.2天,也就是差不到5個小時。陰陽曆基本上能保持月份和氣候的冷暖相一致。

 

二十四節氣依次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奇數序叫節氣,偶數序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究竟有甚麼意義,是怎樣編排進日曆中的呢?二十四節氣實際上是把太陽周年視運動劃分成24等份。按照中國古度一周天為365.25度,每一等份就是15度多一點。中國古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認為太陽運動是均勻的,而且一天走一度,那麼每一等份就相當於15天多。古人根據實際觀測得出某年冬至發生的時刻,然後就從這個時刻開始累加,冬至累加15天多得到小雪,小雪累加15天多得到大雪,依此類推就可以得到全年的節氣。由於二十四節氣描述的完全是太陽運動,那麼它就和氣候變化緊密相連;而自然界中物候的變化、農民春播秋種的時間又是由氣候直接決定的,因此二十四節氣就多以物候變化和農作物的生長來命名。

0801ph031
二十四節氣詳解
0801ph03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