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西安的獨有藝術

0210ph045
西安碑林博物館
0210ph045

石刻藝術

位於西安市三學街的西安碑林,收藏了大量石碑和石雕,堪稱書法藝術寶庫。韓建重建長安城時,就把已處於城外的唐代《開成石經》等石刻,遷到韓建新城之內。1103年,北宋京兆知府虞策,又將《開成石經》等唐代石刻和其他碑刻,一併遷於碑林現址,並大興土木,使碑林初具規模,石刻藏品也不斷增加。明朝中期,這裡碑石數量相當多,碑林之名便正式出現。

 

現時西安碑林已改名為西安碑林博物館。館內收藏漢代到民國的碑誌、石刻共一千多塊,包括《三藏聖教序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珍貴碑刻。顏真卿、柳公權及于佑任等書法家的真跡,也可在此一覽無餘。

 

秦腔藝術

「秦腔」源自明代的戲劇種類。由於它最早在秦地出現,因而得名。秦腔的特點是慷慨激昂,聲情並茂,主要流行於以西安為中心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西北地區。至今仍深受當地戲迷歡迎。

 

早在唐宋時期,秦地樂舞已逐漸演化為較自由的「板腔體」。元代時,板腔體就發展成以秦地方言為基礎的秦聲雜劇。到了明代,秦腔正式出現,並產生不同的聲腔流派。清代中期,秦腔的唱腔、伴奏、曲譜及劇目內容,都更加成熟,秦腔專業劇社和劇團紛紛出現,著名的秦腔演員,更會到首都北京的舞台表演。清朝末期,秦腔與「徽班」等交流融合,發展為後來的京劇。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8月2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