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0202ph017
大禹陵
0202ph017

黃河流域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是1964年發現於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的藍田猿人,為早期直立人,距今65-80萬年;在國內僅晚於元謀猿人(距今170萬年),而早於最先發現的北京猿人(距今70萬年)。

0202ph020
「元謀猿人」門齒化石
0202ph020

進入智人階段,在黃河流域活動過的又有大荔人、許家窯人、丁村人和河套人。其中前三種為早期智人,又稱古人。大荔人發現於陝西省大荔縣解放村,介於直立人與早期智人之間,面部特徵與黃種人接近。許家窯人發現於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體質特徵既接近於北京人,又接近於現代人,距今約10萬年。丁村人發現於山西省襄汾縣丁村,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早期。河套人為晚期智人,又稱新人,距今3.5-5萬年,其體質特徵已接近現代蒙古人。

0202ph019
「藍田猿人」復原頭骨
0202ph018
「許家窯人」遺址

黃河流域是中國新石器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此時人類已發明農業,開始定居生活。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在中原、下游、上游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區系。其中,裴李崗文化是中原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77年發現於河南新鄭縣裴李崗村,其年代約為公元前5600-前4900年,主要分佈於河南境內;出土有大量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穀物加工工具,磨製很精細。

0202ph023
人面鉞,商代後期文物。
0202ph023

分佈最廣的是仰韶文化,1921年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其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佈以渭河流域和豫西、晉南為中心,並及於河北、內蒙南部地區。其文化內容非常豐富,有半坡、史家、廟底溝、西王村四個主要類型,由於遺物中常有彩陶,故曾被稱作彩陶文化。當時漁獵經濟還佔有相當的比重,社會結構為母系氏族公社制。

0202ph021
紅陶人頭壺,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
0202ph021

龍山文化是社會發展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2800-前2300年,1928年發現於山東歷城縣(現屬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其分佈主要為黃河中下游,在長江中下游也有時代相當的文化遺存。其陶器以灰陶和黑陶為主要特徵,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亦有較發達的畜牧業。

0202ph022
高圈足黑陶盤,龍山文化遺物。
0202ph022

在唐中葉安史之亂(公元756-762年)以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位於黃河流域。《史記‧貨殖列傳》稱:「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而當時整個南方尚處於地廣人稀、火耕水耨的階段。當時有句謠諺:「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可以反映當時人才的分佈狀況。三國時北人袁淮說:「吳楚之民,脆弱寡能,英才大賢,不出其土,比技量力,不足與中國相抗」;所謂中國,猶言中原,指黃河流域。這些資料可以充分反映當時南北方經濟文化水平的差距。

 

永嘉喪亂為南方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大量的中原士庶南移,為南方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工具及熟練的勞動力,刺激了南方的經濟增長,提高了南方的文化發展水平;而北方則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從北朝後期到唐前期,北方經濟有所恢復,但安史之亂中,「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句),此後南方的經濟文化水平便凌駕北方之上。唐後期韓愈說:「今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與之相應,全國的政治中心也便由秦漢時期的關中,經過洛陽,而一步步東移。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0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