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水滸傳》的梁山與黃河有何關係?

0202ph015
與大運河連接的北京通惠河
0202ph015

熟悉古典名著《水滸傳》的人,對八百里水泊梁山一定難以忘懷。它就位於黃河下游的魯西南平原,其形成和演變,都與黃河密切相關。

 

古時候在其西南面有巨野澤,一名大野澤,為黃河分流濟、濮二水所匯。漢武帝時河決瓠子(今河南濮陽縣西南),東南流注於此,成為一巨浸;唐後期其東西達百里,南北達三百里。十世紀以後其西南部受黃河泥沙淤積墊高,湖區向相對低窪的東北部推移。公元944年黃河在滑州決口,洪水將原為巨野澤東北岸陸地、此時已顯得相對低窪的梁山周圍大量瀦為汪洋,形成大名鼎鼎的梁山泊。

 

梁山泊在十一世紀的時候也曾綿亙數百里,但湮塞十分迅速。金代黃河逐漸南擺,其周圍曾被開墾屯田。元代黃河又多次決入(沖破堤岸),水面有所擴張;元末水勢北侵。明代前期,梁山泊還有一大片淺水窪地,清康熙時已全部成為陸地。

 

元末梁山泊水體下移至安山以東窪地,將其淹為湖沼;明初圍湖築堤,以為大運河水閘,這便是遺留至今的東平湖。

0202ph014
山東煙台長島的「龍擺尾」,是黃海與渤海的分界海域。
0202ph014

濟南名士多

黃河在入海前所經的齊魯大地,是一片美麗富饒的文獻之邦,杜甫曾在位於今濟南的歷下亭吟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詩句。山東為南北交通動脈大運河所經,又曾「出產」李清照、辛棄疾、蒲松齡、劉鶚等無數文化名人,故此詩聖的名句可說是歷久而常新。

 

泉城濟南以多泉而著稱,舊說城內外有72泉,其實遠不止此數,1949年後統計,僅城內即有108泉。眾多的泉眼聚集成趵突、黑虎、珍珠、五龍潭四大泉群,都從南面的山嶺地帶獲得補給,而以北面的低窪地帶作為歸宿。大明湖便是這些泉水的傑作。

0202ph016
濟南百脈泉
0202ph016

大明湖周長4公里有餘,面積46.5公頃,約佔濟南舊城的1/4。實際上它已經歷過漫長的滄桑,今非昔比。大明湖在《水經注》中已有記載,北宋時改稱四望湖,後漸湮塞;金代起以原在其東面的「歷水陂」西部承襲大明湖之名,沿用至今。

 

以前濟南名泉都直接或間接地匯入大明湖。有一幅著名的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寫的便是這一壯觀景象。現在多數泉水已不再與湖相通了。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0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