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鴉片戰爭後,中國有何改變?

mainsite_5000_0118_7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0118_7_header_v1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件事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前,中國領土完整,清政府獨立行使主權;戰後,香港島割讓,部分司法和關稅權力轉讓給外國。戰前,清政府嚴格限制中外貿易,中國經濟的主體是「自給自足」的農業和家庭手工業;戰後,外國商品大量湧入,衝擊這樣的經濟模式。戰前,中國人學習和研究的是中國傳統學問,以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戰後,中國人逐漸了解西方,也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和文化。

0118ph025
中國近代史始於中英對戰,繼而形成中西的交往。
0118ph025
0118ph026
自鴉片戰爭後,中國人由排外變成崇外。洋人貴胄成為王公大臣的上客。
0118ph026

在一場喪權辱國的鴉片戰爭後,中國喪失了很多主權,這是鴉片戰爭給中國政治帶來最直接的影響。中英《南京條約》中,中國被迫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中英《虎門條約》中,由於「領事裁判權」的確立,中國將對英國人的司法審判權讓給英國;在中美《望廈條約》中,規定美國從中國進出口貨物所納關稅率,應由中、美兩國政府協商決定,清政府不能單方面更改;根據「片面最惠國」待遇,英、法兩國也享有此權力。這全然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司法主權、關稅主權。

bulb

「片面最惠國」

如果將來中國和其他國家簽訂條約,給予他們某些利益,英國也可獲得這些利益;如果英國將來和其他國家簽訂條約,給予他們某些利益,中國卻不能獲得同樣的利益。

0118ph027
1850年的上海
0118ph027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 閉關自守,不對外國開放,只允許廣州一口(門口)進行中、外貿易。戰後,根據《南京條約》,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地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人和他們的家屬居住,自由進行商貿活動,英國還可派駐領事。根據《虎門條約》,英國人的司法審判權也歸本國領事所有。美國人和法國人也通過「片面最惠國」待遇取得這些權力。協定關稅的規定也大大便利了中外通商,自由的中外貿易使這五個城市的經濟迅速繁榮起來,成為中國商業最發達的城市。其中以上海為甚,西方商人很快發現上海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集中在上海,開設洋行,發展進出口貿易,上海迅速成為中國的外貿中心。自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貿易已經佔全國一半以上。

 

1845年1月,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要求在上海劃出一個特定區域,供英國人居住、生活,這是外國在華設立租界的開始。仿照英國的榜樣,1848年和1849年,美、法兩國也先後在上海謀取本國的租界。後來,西方國家在中國的其他口岸城市也都設有租界。租界初設時,清政府還能干預其中的行政和司法,但西方國家通過各種約章條款,逐漸將租界中的行政、司法權力據為已有,外國訂立的行政、司法、經濟、社會架構和制度在租界建立起來,租界成為中國境內的國中之國。

0118ph028
清末各種西方書籍或翻譯本
0118ph028

鴉片戰爭亦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帶來了認識西方的機會。清政府在鴉片戰爭的失敗,刺激了中國某些知識分子注意西方,他們從現實出發,感到中國人有必要向西方學習。他們著書立說,向國人介紹歐美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以及經濟、軍事,並且探討如何學習西方國家的長處,以抵抗他們的侵略。這批中國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有魏源(代表作《海國圖志》)、徐繼畬(代表作《瀛環志略》)和梁廷柟(代表作《海國四說》)。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