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回紇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1706ph001
匈奴人的野獸紋金牌飾
1706ph001

回紇族是現今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的祖先,古代時他們生活於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南北,是一個以畜牧業經濟為主的游牧民族。回紇民族歷史悠久,他們的先世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的「丁零」族。丁零在南北朝時期被稱為「鐵勒」、「敕勒」或「高車」;隋朝稱「韋紇」;唐朝稱「回紇」或「回鶻」(唐朝後多稱為回鶻)。回紇在唐朝時期曾在漠北建立強大的汗國,並成為唐朝屬國,對唐朝疆域的擴張鞏固以及對中國草原游牧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回紇的先世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遊牧民族丁零,史籍又寫作「丁靈」、「釘靈」、「丁令」等,丁零與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被古人統稱作「北狄」。當時,丁零分佈在東起貝加爾湖(今俄羅斯境內)北,西到阿爾泰山(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與蒙古國西部交界地區)以北地區。丁零從戰國末年(公元前三世紀末)到西漢宣帝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期間,曾兩度被匈奴征服。從西漢宣帝時(公元前73-前49年)到東漢章帝元和(公元前84-前86年)年間,丁零曾數次聯合烏桓、鮮卑等部族夾擊匈奴;後又聯合鮮卑和西域(今新疆地區)諸國共同迫使匈奴西遷。東漢時,丁零部分南遷,漸與其他民族融合。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人,漢文史籍稱作「鐵勒」。

1706ph002
唐朝名將李績墓出土的頭冠
1706ph002

丁零在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被稱為「鐵勒」、「敕勒」或「高車」。當時鐵勒各部在今土拉河(今蒙古國境內)以北,西至西亞里海的廣大地區上,過着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鐵勒的主要部分則集中在土拉河和鄂爾渾河(今蒙古國境內)流域活動。鐵勒有許多部落,大的有僕固、同羅、韋紇、拔野古、思結、渾、斛薛等。其中,韋紇(即《魏書‧高車傳》中的袁紇)就是唐代的回紇。

 

六世紀中葉,包括回紇在內的鐵勒諸部,受強大的突厥汗國統治。回紇人能騎善射,作戰勇猛,突厥汗國利用他們的人力和物力來雄據大漠南北。公元583年,突厥汗國分裂,鐵勒諸部便分隸於東、西突厥。七世紀初,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對鐵勒諸部實行殘暴統治。公元605年,處羅可汗率兵突襲鐵勒各部,掠取馬、羊等財產。事後,處羅可汗恐怕鐵勒各部怨恨,竟以議事為名,召集各部首領百餘人,並將他們全部殺害。於是,西突厥統治的鐵勒諸部如契苾部、薛延陀部,以及東突厥治下的回紇部等,都起而反抗。回紇的首領時健俟斤在這次反抗中,被東面的鐵勒各部推舉為君長。

 

唐朝政府為了對付北方大敵突厥,於是聯絡從阿爾泰山(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與蒙古國西部交界地區)西南山腳遷回漠北的薛延陀部,以及回紇等部一同對抗東突厥。公元627年,東突厥以10萬大軍進攻回紇,竟被回紇首領菩薩率領的5,000兵馬所敗。公元629年,唐太宗命大將李靖、李績率大軍北征,配合薛延陀、回紇等部夾擊東突厥。次年,東突厥滅亡,回紇與薛延陀等鐵勒諸部便擺脫了東突厥的控制。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