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甚麼是俄羅斯學?

30040ph034
戈寶權翻譯普希金著作的部分版本
30040ph034

中國自1708年創辦俄羅斯文館,經過200年漫長的過程,至二十世紀初(1919年北京大學設立俄文系),才醞釀形成俄羅斯學。當中經過以下三個階段。

 

一、形成時期:上世紀初到二十年代末:這時期,俄羅斯學雖已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備,尚缺乏有成果的學者群。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及推動下,俄羅斯學進展明顯,人員急劇增加,參與介紹俄蘇的有三部分人,一是革命者和革命文化人,雖然都不懂俄文,但為了介紹新思潮和新俄文化,都透過各種外文來譯介。李大釗、陳獨秀、魯迅、茅盾、郭沫若、鄭振鐸等都有這方面的著述。二是直接赴蘇俄考察,懂俄文、能描述現實情況的人士。第一個在新俄採訪的瞿秋白寫出《俄鄉紀程》和《赤都心史》兩本著作,耿濟之在蘇聯期間譯出一系列文學名著。三是在國內興辦俄文學校,從事培養人才的教師,京滬和東北各地都有,如北京俄文專修館、上海外國語學社。持續久、影響大的是北京大學俄文系,開設學科門類完備,並聘有俄蘇籍教員。尤其出現了張西曼這樣的代表人物,是中國俄羅斯學形成的標誌。

bulb

張西曼

張西曼(1895—1949年),字百祿,湖南長沙東鄉譚家塘人,於1908年加入了同盟會,1909年進入京師大學堂學習,同時秘密從事革命工作。他被稱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左翼人士」、「俄語語文學家」。

30040ph037
郭沫若
30040ph037

二、緩慢進展時期:二十年代末至1949年:在這個時期,它主要依據革命與社會運動的需要而開展,因而實踐性強,正構成了中國俄羅斯學的特點。二十年代末起,北京軍閥政權,限制和打擊與蘇聯有聯繫的文化人,迫害革命者,這使得俄羅斯學的進展步履維艱。在這個時期,它主要依據革命與社會運動的需要而開展,因而實踐性強,構成了中國俄羅斯學的特點。這個時期有三部分人在活動。一是以幾個文化團體為依託的人。一是在蘇聯莫斯科外文出版局工作的中國學者蕭三、唯真、陳昌浩、李立三等,主要是譯介馬列主義和蘇聯革命書籍。一是在俄語院校任教,在延安如馬列學院的張聞天、師哲,延安外國語學校的盧競如等,在國統區如西南聯大的劉澤榮等。

30040ph035
1940年8月由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的《蘇聯講話》
30040ph035

三、快速發展和完備時期:五十年代初全面「學習蘇聯」的形勢促進俄羅斯學的大發展,六七十年代兩國關係一度惡化,但本學科並未中斷,經過調整反而有所加強與提高,學界從以翻譯介紹為主,轉入以研究為主。1964年以中國社科院蘇聯東歐研究所為代表的一批蘇聯問題研究機構應運而生。高校大力培養俄文專業人才,學制和教材規範化。同時,中國的俄羅斯學者也與國際上的同行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曹靖華創建俄蘇文學學科,在八十年代初正式提出「蘇聯學」名稱。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學界恢復使用「俄羅斯學」名稱。同時,中國的俄羅斯學者也與國際上的同行開展國際學術交流。

30040ph036
二十一世紀的莫斯科
30040ph036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2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