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藏傳佛教開啟中俄文化往來之門?

30040ph012
藏傳佛教佛像
30040ph012

俄國早期參與對華文化交往活動的機構,除了東正教教會外,還有:聖彼得堡皇家科學院、俄國研究中亞和東亞委員會、大學東方系研究所。官方正式的文化往來中重要的一項是相互贈書。十九世紀中葉,先是由清政府應俄國政府之要求,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將北京雍和宮所藏佛教重要經典《丹珠爾經》八百餘冊贈送對方。不久,俄政府回贈一批書籍,送交清政府理藩院。俄國向來重視搜藏中文圖書,自從兩國有了交往,俄國就更加注意。1727年瑞典人洛倫茨‧郎格受俄國政府僱用出使中國,帶回去漢、滿文書籍8套82本,這成為俄國科學院圖書館的第一批中國書籍,後來該館發展為聞名世界的漢學書庫「亞洲博物館中國部」。

bulb

東正教

東正教是基於正統派神學與東方禮拜儀式制度的基督教三大分支之一,也是強調自身正統性的宗徒繼承教會。東正教源自希臘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羅馬帝國東部一脈相承的拜占庭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國家宗教聞名。

30040ph014
東正教堂
30040ph014

中國的藏傳佛教,即喇嘛教,在俄國境內的傳播範圍,集中在布里亞特蒙古人、卡爾梅克人和圖瓦人聚居的三個邊遠地區。沙皇政府對待藏傳佛教入俄,態度是很矛盾的。其固有的政策是要在非俄羅斯族地區無一例外地推行東正教,但是面對蒙古各部族強勁的喇嘛教勢力和影響,沙皇政府不得不採取緩和、讓步的態度,轉為正式承認,讓其合法化,利用它以達到控制社會的目的,這就有1728年沙皇政府頒佈決定,正式承認喇嘛教合法地位之舉。1764年,還由沙皇政府授予喇嘛教座主班智達堪布喇嘛的封號。在十月革命前,首都聖彼得堡共有各種教堂和寺廟近六百座,其中佛寺只有一座,但這卻是全俄性質的佛寺,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是藏傳佛教在俄國最終立足的標誌,又是佛教文化在歐俄的展示中心。

bulb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建立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政府。

30040ph015
位於俄國遠東布里亞特古辛湖(鵝湖)地區的臥佛寺,攝於十九世紀末。
30040ph015

從十八世紀初起,在駐北京的俄國傳教士團內萌發了早期的漢學,出現了一批研究中國有成績的人才,比丘林便是個代表人物。比丘林(1777—1853年)原為喀山一所修道院院長。1807年擔任東正教第9屆駐北京傳教士團團長,於1808年1月到達北京,後來成為俄國漢學的奠基人。他傾全力於學通漢、滿、蒙文,先後編成六部辭典,除《漢俄辭典》外,大部頭的還有《漢俄語音字典》,共九卷,先後重抄有四次,還依據《康熙字典》作仔細校訂,最後根據發音按俄文字母順序排列,重抄成九卷。此書在他身後,1922年才印行。在北京逗留14年期間,他搜集大量文獻資料,1821年回國時所帶文物材料重達一萬四千磅,其中僅漢、滿文的中國書籍就有12箱,全部文獻書籍分由15頭駱駝馱運。比丘林成績卓著,於1828年當選為俄國科學院東方文學和古文物通訊院士。

30040ph013
《康熙字典》封面(成都古籍書局影印本)
30040ph013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20日

延伸閱讀